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贵州旅游及其游客感知形象
 
更新日期:2019-05-29   来源:旅游学刊   浏览次数:2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避暑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类型。梵净山在2018年7月2日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成为贵州

 
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避暑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类型。梵净山在2018年7月2日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成为贵州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全国第一。现有国家5A级旅游区6个,国家4A级旅游区6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森林公园25个,国家地质公园10个,国际性民族生态博物馆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个。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前来贵州旅游的游客旅游动机呈多样化,旅游者被丰富的旅游资源所吸引,即便在游览之后拥有较好的旅游体验之后也可能不清楚到底是从何获得——即由哪些典型元素获得贵州旅游的感受与印象。因此,本文选择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去探求游客内心的认知——隐喻抽取技术。
2、隐喻抽取技术
隐喻抽取技术(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ZMET)是由哈佛商学院Gerald Zaltman 教授在1997年提出的。它是一种将图片(非文字语言)与文字语言(深入访谈)相结合,借助符号传播中的隐喻功能,通过诱发被访者心目中深层次的感觉与想法来建构心智地图,表达出其对特定问题的认知与感受[31]-[34]。该方法基于的观点是:人类在早期时候的思考以故事、构念、心智模式、感官影像、总结影像、共识地图等方式来呈现,研究者因而可以透过这些方式来捕捉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尽管相关方式的思维层面不同,产生的意义却可以与表面知识、深层意义相连接,产生共鸣。
ZMET本质上是内容分析研究方法的一种。早在1977年ZMET尚未被提出之前,Roland Barthes就指出将摄影方法作为一种社会研究工具,随后Bourdieu,Boltanski,Castel,Chamboredom等学者也认同在传统的研究中运用照片[33]。ZMET提出后,主要运用到营销策略、形象创意和广告促销等实务操作上[34]-[28],国外在旅游领域则主要结合旅游体验进行分析[32]-[35]。目前在国内仅有谢彦君、李鹏波等以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进行要素识别分析[25][44],陈小连、靳晓丽则分别就城市近郊典型元素、工业遗产旅游景观符号进行探讨[45][46],孔令怡等将旅游凝视与该技术结合实现了该技术的创新运用[47]。
ZMET技术在旅游地形象研究领域有较好的应用空间。首先,ZMET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也是从事物的性质方面去做评价,两者的本质属性有共通之处。其次,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旅游者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隐喻抽取技术通过游客自主选择照片讲述故事的方式去挖掘游客的内心世界,从受访人不经意的流露、表达中去了解其真正内心想法,用更为隐蔽的方式去探寻复杂的心理活动,可有效应对受访者在被研究状态下“隐藏心理”的问题[31]。最后,游客感知的旅游地形象由一系列具体的意象组成,这些意象构成了旅游者心中的形象,识别出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是旅游地在创设旅游目的地形象中考量的重要因素,将隐喻抽取技术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结合不仅为该技术在旅游领域找到了新的契合点,也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在方法上的一次新尝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贵州旅游及其游客感知形象

下一篇: 贵州旅游及其游客感知形象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