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供给滞后,教育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度差强人意,内容结构安排不合理,理论陈述方面也多是生硬晦涩的语言,教学方式途径单一,缺乏整合,多采用灌输说教,缺乏实践,供给侧教学内容与需求侧实际要求不相符合时,就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目标,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走出陈旧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窠臼,不能仅仅圉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资源供给质量。在教学内容上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及时引进课堂,充实丰富讲授内容,适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内容结构的转型升级,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流于形式。 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去启迪学生。
(二)忽视需求侧主体性,理论教学与实践引导相统一
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教会学生,却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养及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供给侧改革,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多渠道地组织教学,实现精准的教育供给。高校思政工作者通过引导,改变单一的知识灌输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确立需求侧个性特点鲜明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通过实际的例子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构建学生的自我教育主体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寓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思想政治方面的不足,加强自身思想及道德观的培养,将老师所传达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我教育知识,从而形成自身良好的品质,为实现培养品德高尚的大学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忽视供给侧自身能力的提高
高校思政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解说往往同质化和僵硬化,缺乏面向大学生的话语针对性,缺乏当今时代新鲜话语的注入,制约了大学生从深层了解理论知识从而被大学生敬而远之。高校思政工作者如果自身理论层次和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浅尝辄止,不及时更新吸收新的政策理论,就无法做到“诚学之、笃行之、躬信之”。供给侧主体既要掌握全面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对社会现实问题有准确而全面的认知,紧跟时代发展动态,关注时事热点问题,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结合学生现实思想状况剖析当下时事问题 以丰富坚实的知识储备和政策理论水平做好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古语曰:“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只有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 善于捕捉社会热点,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动向,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外部形势,才能使学生信其师而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