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生产业扶贫,提升农产品种、销体系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要有产业支撑、产业运营达成小康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带动力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项目,衍生发展多元化特色产品,吸引具有创新技术的“新农人”,培育新型产业打造市场品牌。在种植品种方面,除了种植基本的农作物保证粮食供给以外,还应引导贫困户种植地方特色作物,迎合市场需求,提高收入水平。在新的路径下,各地涌现出不少成功经验。例如,湖北省十堰市的总兵安村探索了产业托管模式,依托企业公司对荒废的低产茶园进行统一改造、管理、加工、销售,贫困户一方面获取土地置换的固定收益,另一方面参与茶园工作挣的“薪金”。鼓励农户尝试多种种植方式,例如鱼稻共生、鸭稻共生等立体种植,不仅可以增加农作物种养殖的层次还可以形成循环可持续的小型生态系统。
贫困户缺乏对农产品的市场定位和销售渠道认知,使农产品转型和市场销售量受到桎梏。政府引导发展市场合作社模式,组建农业合作社,实行社企合一,构建农户与市场连接的枢纽,贫困地区成为城镇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的稳定供应基地。在互联网+的带动发展下,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布局延伸到贫困村,增加贫困户和外界消息的流通,及时掌握市场主体对农产品的反馈意见,调整种植计划,形成良性互动的智慧农业种植模式。
(2)就业扶贫,实现就近就业化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对劳动力技能要求愈发精细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由于观念和技术的落后而被市场 “淘汰”,城市流动人口呈现“回流”趋势,如何就近就业化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是精准帮扶的难点。从空间分布来看,贫困地区往往生态资源富饶但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苗圃园林种植、茶园、烟草产业等,能带动大批农人转变成绿色“工人”。依靠生态环境补偿促进精准扶贫政策倾斜,推进乡村旅游在贫困县的建设,形成乡村旅游就业扶贫试点,提高服务培训力度,提供就业扶贫岗位[4]。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动员贫困家庭参与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在美化自己家园的过程中获取劳务补助,增加劳务收入。
(3)教育扶贫,达到教育设施均等化
精准脱贫不仅仅关注物质层面,还应让贫困户在思想观念、生产技术等方面实现脱贫。通过教育学习,我们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阻止贫困的代际传承。例如,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精准扶贫工作中,华中科技大学扶贫工作组,不仅因地制宜划定精准扶贫规划示范点,量身定制做出特色方案,还进行了精准培训:针对当地规划建设及管理部门,开展专题讲座,介绍先进地区工作管理经验;针对乡镇村庄群众,依据现行村民困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知识答疑;在村庄开设文物古建相关讲座,让村民了解历史建筑的艺术美、传统工匠精神和文物古建保护的重要性。多次教育培训后,村民开始积极配合政府的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与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