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郭象对儒道“人性与仁义之辨”思想的建构
 
更新日期:2019-05-31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浏览次数:26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学人多认为,自然与名教之辨是魏晋玄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嵇康标举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归结为名教即自然。余敦康说:人们无拘无

 
学人多认为,自然与名教之辨是魏晋玄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嵇康标举“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归结为名教即自然。余敦康说:“人们无拘无束,任性而行,皆能合乎大道,不用知道仁义礼乐、孝慈忠信而自然合乎它们的规范,因为这些规范实际上就是人们的本性的流露。”[ 余敦康:《魏晋玄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77页。]仁义礼乐合于本性、大道,名教即自然。王晓毅说:“对人类社会来说,社会体制及其价值观念(名教),都可视为人类本性(自然)的表现。根据这个理论,‘名教’与‘自然’之间没有差异,名教即自然;遵循名教的活动,就是实现自然本性的过程。这种新的学术观念,使自然与名教、无为与有为融为一体,解决了魏晋玄学的时代课题。”[ 王晓毅:《郭象评传》(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4页。]社会体制及其价值观念即名教,自然即本性,名教即自然。
汤用彤说:
向郭虽明说尧舜周孔高于巢许老庄,其实是把孔子学说放在第二位,包括于老庄学说之内,故自向郭注《庄子》后,“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所谓“儒墨之迹”为“仁义”,“道家之言”为“自然”也。盖其原因有二:一则向郭之体系比任何讲《庄子》者都完备;二则他们把“名教”包括在“自然”之内,这比攻击孔教更为利害。[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01页。]
汤先生认为,向秀、郭象《庄子注》名义上崇尧舜周孔而贬巢许老庄,例如以尧为无待者而逍遥于方内方外,以许由为有待者而逍遥于方外;实际上贬儒家而崇道家,因为向郭把孔子宣扬的仁义名教包含于道家的自然之内,即以自然为第一位而以仁义名教为第二位。
吕锡琛批评名教即自然说,“我们认为,‘名教乃自然之迹’或‘捐迹反一’的命题较之‘名教即自然’更能确切地反映出郭象对‘名教’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其意义在于:①澄清了‘名教’与‘自然’是‘迹’与‘所以迹’(‘本’)的关系;……③认识到封建礼法制度对于人性自然的束缚,试图调和现实生活中‘名教’与‘自然’的尖锐矛盾,达到礼义忠信与自然本性的统一”[ 吕锡琛:《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吗?》,载于《哲学研究》1999年第7期。]。郭象认为仁义是人性的内容,则“名教乃自然之迹”有误。“捐迹反一”意谓,众人不要追逐圣者、仁者的仁义之迹,以免越出于自己的性分之外而失性作伪,故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本性,即顺应自己性分之内的仁义要求。这不能理解为“‘名教’与‘自然’是‘迹’与‘所以迹’(‘本’)的关系”。
笔者以“人性与仁义之辨”代替“自然与名教之辨”的命题。名教、自然的含义相当混杂。学人认为名教包括仁义等价值与三纲等社会政治制度,“其(名教)具体内容表现为儒家的仁义礼教、三纲五常等一系列具体的封建道德规范和礼法制度”[ 吕锡琛:《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吗?》,载于《哲学研究》1999年第7期。]。仁义等观念是价值问题,三纲等社会政治制度是事实问题,事实不能推出价值,把二者混而不分来讨论问题往往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自然的含义尤为复杂,学人或认为自然即指大道、人性(余敦康);或认为自然即人性(王晓毅);或认为“所谓‘自然’,即道家所崇尚的天然、本然、质朴状态和无形无象的本体”[ 同上文。]。汤一介认为,自然的含义有五种,且相互联系:天人之所为皆“自然”;“自为”是“自然”的表现;“任性”即“自然”;“必然”即“自然”;“偶然”即“自然”。[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1—144页。]这种解释复杂而混乱。郭象的注文中没有出现“名教”一词,且本性已成为基本观念,多谈论人性与仁义的关系。实际上,“自然与名教之辨”的核心内容是“人性与仁义之辨”,儒道两家皆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人性生而即有,“生之谓性”(《孟子·告子上》),其基本特征是先天性、自然性。仁义是圣人所标举的价值观念,是人之有意志和目的地追求,是当然、应然之理。荀子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荀子·性恶》)自然性的人性与当然性的仁义之关系,展开为人性与仁义之辨。郭象在儒道两家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了人性与仁义之辨的思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郭象对儒道“人性与仁义之辨”思想的建构

下一篇: 郭象对儒道“人性与仁义之辨”思想的建构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