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更新日期:2019-06-03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31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齐、鲁二字原是指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由于地域上齐、鲁两国的国土正在现今山东的境内,因此齐鲁二字现在寓指山东。春秋的混战、王朝的不断更替,在

 
“齐、鲁”二字原是指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由于地域上齐、鲁两国的国土正在现今山东的境内,因此齐鲁二字现在寓指山东。春秋的混战、王朝的不断更替,在齐鲁大地上有着激荡的历史发展,这种历史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流派的竞争。在齐鲁这片历史的土地上曾经活跃着黄老之学、儒家之学、法家之学、墨家之学等学派。伴随着执政者的不断交替,各学派之间的主导关系也不断变化,在不同学派的争辩之中,各学派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流传至今的齐鲁传统文化不是一个文化发展的产物,而是系统的综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精华发展而来。文化的发展受到地域界限的限制。齐、两国疆土的界线才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文化风格。齐文化讲究功,以功尚人;鲁文化讲究礼,以礼待人。在齐鲁大地上滋养的这两种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的发生碰撞,这种碰撞使得两种文化不断地融合,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齐鲁传统文化。
1.1.1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春秋时期,姜子牙在齐国创设了稷下学宫,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由当权者举办和私家名人主持的学府,稷下学宫成为黄老之学的发源地。齐国崇尚功利的文化理念也跟源于此。
鲁国是孔子的故乡,孔子所创的儒家学派从此地开始广泛的向外散播。孔子主张仁爱之说,推崇人道主义,这与黄老之学的道家着重强调天道形成对立又是互补的两个方面。当时发展已久的法家、墨家等学派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有着开阔的舆论环境,这种开阔的思想氛围形成了百家学说争鸣的现象,也正是这种现象形成了齐鲁文化极其丰富的内容。
(1)先国后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长久以来,中华民族的精神中蕴含着浓重的安居乐业、不喜战争的和平倾向。虽然在齐文化中存在着重视兵力的观点,但究其重兵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谋求安定。在齐鲁这片土地上,爱国主义的内涵被广泛化、具体化。春秋混战时,管仲甘愿辅佐齐桓公统一中原,救民于水火之中。齐、鲁夹谷之会,孔子身为鲁国傧相,手无缚鸡之力,以心中浩然正气凭言辞喝退夷人。孔子、墨子、孟子、稷下先生广设学院、广播学识,为国家育人才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下一篇: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