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应时代化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6],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逻辑起点是实现国家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紧密联系时代要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设置课程的形式将国家的观念、国家的认同转化为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民族精神、时代要求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相融合,用当代大学生成长时期能切身体会和深刻感悟到的人和事去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爱国主义教育如果仅仅是通过说教、访问等形式,就会处于困惑的境地,时间一长,就可能令人感到厌倦,面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复杂性,教育者需要建立与时代相符合的伦理精神以完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7]
2.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应生活化
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内容不但要体现国家意识,也要来源于生活,只有来自现实生活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有效地触动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触发爱国体验,激发爱国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培养人适应国家生活的社会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过程,而是通过在国家统一环境中的活动参与,使个体对国家不成熟的体验与认知走向成熟,并成为特定国家统一环境的适应者和参与者。[8]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不论是内容的构建还是方法的选择,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教育者应该借助生活中一切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的题材,不断推进教育课程生活化。正如:把现实生活中一部充满爱国主义色彩的影片(如:华语电影的票房之王——《战狼2》)引入课堂,让大学生观看、讨论、分享,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生活化的具体体现。
3.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应实践化
传统课堂的理论课程及其“灌输式”教育方式在以往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自上而下的纯理论教育内容往往受到学生的排斥,大学生更喜欢富有实践性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或活动作为课程内容。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内容应从“理论化”走向“理论化+实践化”;课程教学方法应从“灌输式”走向“灌输式+体验式”;课程教育空间应从“课堂”走向“课堂+课外”;课程考核方式应从“结果测试”走向“过程评价”。作为新时代每一位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学会如何将爱国鲜活的实践案例引入课堂教学,逐步加大实践性课程比例;一方面,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基层,走进社会,并学会利用社会各种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建立更多爱国教育实践性课程,不断地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爱国行为。正如: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