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视野下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研究
摘 要: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伴随“民工潮”现象形成了“留守儿童”。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亲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远离孩子,远离家庭生活,以至于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留守家庭抚育阶段亲子伦理的家庭调适对策。
关键词:亲子伦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调适对策
一、引言
家庭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家庭伦理是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是一种由父母的姻缘关系派生出来的血缘关系,是农村家庭关系的轴心之一。为生命生产而结成的抚养和赡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伦理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抚养、赡养而产生和确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对亲子关系的道德要求就是:教养子女,孝敬老人。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持续地、跨地区地向大中城镇,特别是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镇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现象。伴随这股“民工潮”,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社会群体。有关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5 亿人。##end##
随着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使农村留守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不完整。农村家庭“父母在,不远游”等传承千年的家庭伦理定律逐渐被打破,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亲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特别是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远离孩子,远离家庭生活,以至于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对家庭伦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现代我国广大的农村家庭中,由于大量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他们没有尽到教育子女的义务。因此,分析农村留守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总结利弊得失,并提出相应的调适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对策,不但有利于改善目前农村家庭亲子关系的状况,使家庭成员人格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家庭道德建设产生重大的作用。目前,社会和学术界学者们对民工潮问题研究己经深入到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各个专题进行研究,但他们研究视角大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注重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试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分析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家庭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调适对策。
二、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现状
民工潮带来一种新的社会现象----“386199”现象("38”代表妇女,"61”代表儿童,"99”代表老年人)表现得日益突出,这组数字的意思是指以男性为主的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使得农村中留守的家庭成员主要由妇女、孩子和老人构成的“留守家庭”,[1]造成了留守妻子、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诸多问题。而随着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也不断增大,成为了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群体。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近期联合开展了“心系好儿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并发布“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年限在1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6成以上,其中,28.5%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2]留守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给孩子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营养结构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等等好处。现在农村中的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只有有知识的人才有前途,所以,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解决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毋庸置疑,经济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子女的教育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但是否这样就能给子女带来更好教育呢?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曾指出:如果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那么成年人与其子女有着亲子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一个条件。”[3]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而其中的抚养、赡养关系又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早期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4]
1、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亲子联系都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5]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即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但是在农村留守家庭中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加上两代人之间思想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使得农村家庭亲子关系出现失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终生教育过程。家庭教育具有广泛性、情感性、反复性、终生性、深刻性、权威性、继承性、生活的融合性、内容丰富性、形式灵活多样性等多种特点, [6]其优势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教育都难以替代的。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能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父母最大的责任,“养而不教”是很多农村父母头脑中普遍存在的观点,他们当中很多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农村留守家庭在在孩子抚育阶段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出打工者的孩子与父母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包括生活技能、情感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家庭教育量和亲子教育减少甚至缺失,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位现象将越严重;二是家庭教育观念及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是否耐心教导,能否理解孩子的自我意识,能否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否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因本身所接受的教育很有限,不知如何科学有效教育子女。而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来说,一年难得回来几天,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更是个难题。他们都存在着如教育观念落后,其身不正,溺爱或专制等等问题。还有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再加上时空上的距离,更使孩子与父母之间因产生疏理感而好像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了,有的甚至还导致了父子关系的将僵化。
2、农村留守家庭子女的基本状况
到目前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还只是较少的一部份,更多的人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伴随着的就是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的剧烈变化。那么,处于这种变化中的孩子,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在外打工的“游子”如何给予留守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等等问题便浮现在我们面前。目前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有以下类型:(1)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2)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3)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4)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7]大量研究表明,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有影响的,这种家庭对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的不同程度丧失,对儿童的个性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农村中占主流的隔代教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在对孩子的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8]而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子女,监护人更多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之类的浅层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的深层关心。[9]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他们年幼缺乏家庭管护,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出意外伤害事件。
三、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的原因
1.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早在2003年,林宏在《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1-2个周末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经常与父母沟通的留守孩子同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孩子相比,厌学的人数较少,学业成绩差的孩子比例较低。[10]这说明,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跟父母的相处时间和沟通次数有很大的联系。有人将农村中留守子女称为“父母双在的特殊形式的孤儿”,他们的家庭环境实质上是残缺的,导致了家庭的亲子关系疏远。
2.空巢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影响,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而在心理健康方面,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但是,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务工的儿童亲子关系、亲子教育完全缺失,长期的分离焦虑状态必然使儿童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内心产生失落、孤独感等不良情绪得不到排解,使儿童处于长期的紧张、不确定感状态之中,这必然会导致儿童性格倾向于孤僻、内向等心理发展过程中众多问题的出现。[11]
3.随之出现的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的错位。有人“按照保守的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形成的“单身家庭”,和由祖父母抚养而形成的“隔代家庭”(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后其父辈与其子辈所组成的“祖孙”家庭)中的“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亲戚。造成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感情抚慰和亲密关爱,从而对父母产生隔阂和生疏,导致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错位。
四、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家庭调适建议
(一)更新观念,调整期待
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马克思)”。和谐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家庭教育对于改善留守家庭亲子之间逐渐疏远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对许多打工父母忽视儿童家庭教育的情况,首先要让他们明白家教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家教责任感,进而更新教育观念。[12]尤其应重视父亲在农村家教中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孩子只能在父爱和母爱完整的亲情关爱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完美和情感的平衡,并树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要对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要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留守学生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明确自己监护的任务和责任,改变家长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当今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存在着两种典型又截然相反的观点。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成长,能否成才全靠孩子自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是顺其自然。另一部分家长则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认为自己在外面辛苦打工挣钱,而子女在家却不争气。过低过高的期望都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亲过高的期望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易导致子女抑郁、焦虑,与父母的要求相抵触或欺骗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父母应从孩子的兴趣与能力出发,与孩子一起共同确定期望目标,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也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计划,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并正确对待学习的成功和失败。
(二)提高修养,以身作则
哲学家巴斯卡指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倾向于用心理的方法对待子女。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村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仅靠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来建立和维持他们的亲子关系,因而在为数不多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常出现问题。所以父母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心理修养、文化修养及日常生活修养等。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模式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身体力行。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现象就是父母给子女提出很多要求,自己却违反他或她的规定。例如离家的父母在回家探望孩子的有限时间里,要求子女多学习,自己却坐在麻将桌前不愿起来;教育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常常撒谎。要使子女形成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就应起到示范作用,使子女将身在远方父母看作是自己最信赖的人。
(三)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电话成为家长和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虽然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每个星期和孩子联系一次,但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不足的现象仍然很突出。接近五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二十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百分之一左右的家长与孩子没有联系。[13]针调适亲子关系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父母要设身处地思考问题,才能和孩子做有效的沟通,夯实是亲密亲子关系的基础。在外打工的家长要记得经常和孩子交流,可定时通过打电话、写短信、网络聊天、写信等方式进行联络,让孩子体验到父母通过通讯所传递的浓浓亲情。 [14]这个联系过程渗透着家长的教育因素: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可以是用于了解子女的情况而事先设计的,也可以是用于情感的交流而随机进行。沟通时要注意鼓励子女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子女形成对父母的信任,当自己有什么想法或困难时,会及时地想到父母。还要注意允许孩子的消极情绪的发泄,才能使孩子尽快地调整好心理状态。同时要重视他们的愿望,给孩子以温暖,孩子也会回报以爱。要给孩子创设自由游戏和学习活动的权利,才能使他们成为学习主体。[15]还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留守孩子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家长在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时宜进行正面教育。比如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讲道理;对孩子做错事,要循循善诱;孩子有了出色的表现要予以表扬、赞赏。最后可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优势,开展游戏、科学实验或劳动实践等等以培养孩子的智能个性、陶冶情操,使其身心得到发展。
五、结束语
民工潮对我国农村家庭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本文就其中一个方面展开了论述,特别关注的是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之间出现的问题,分析了留守家庭中抚育阶段中亲子伦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农村家庭亲子伦理的家庭调适对策,不但有利于改善目前农村家庭亲子关系的状况,使家庭成员人格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家庭道德建设产生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7)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发布[2010.10.6]http://www.fjedu.gov.cn/html/2010/10/07/266068_88528.html?uni=830cb6f0-6744-4b36-9187-28d4be7ff7f4
[3][美]古德.家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2:11-12
[6]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106-112
[7]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7
[8]田家盛.教育人口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0
[9]李斌,陈浩冲.农村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6):538 - 540。
[10]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
(3)
[11] DANIEL T L S. Family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hool
adjustment, and problem behavior in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J].J Genetic Psychol ,2006 ,163(4):497-500.
[12] 上官青木.养育方式与学习能力.中国青年报,2002年12月12日,第10版.
[13][2010.10.6]http://edu.qq.com/a/20101007/000044.htm
[14]周宗奎.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6):123.
[15]余建林.关于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J].南平师专学报,1999(1)
附:作者简介:
1.钟泽洲:男,(1971.4-)畲族,福建泉州人, 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
邮编:362000
联系电话:18959773000
电子信箱: zzz851@126.com
2.郭碧蓉:女,(1973.1-)回族,福建泉州人, 惠安实验幼儿园高级教师,
邮编:362100
联系电话:15280886166
电子信箱: gbr8716434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