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3+1”培养模式,重点和难点在于把“企业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落到实处。因此与合作企业一起共同构建企业培养模式和企业培养方案必须切实可行。
企业培养的目标是:在企业学习阶段,通过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和轮岗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概况和企业精神;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流程;理解职业道德和工程素质的基本内涵;学会设计、工艺、加工、装配的基本方法;具备独立从事企业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
企业培养的标准是:通过企业学习与实践,着重提高学生的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1)熟练掌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制图方法和软件;(2)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方法,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的检测方法;(3)掌握企业产品和工艺装备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零部件的设计;(4)掌握企业产品生产的工艺规程,熟悉各个主要工序要求、加工设备、工装夹具、检验方法等基本内容和特点,能够解决现场出现的工艺问题;(5)熟悉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知识;(6)熟悉企业质量认证、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情况; (7)初具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力;(8)初具工艺规程的设计与实施、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9)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从事现场技术管理工作;(10)培养主人翁精神: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企业培养计划的主要培养环节包括:(1)基本训练(包括工程制图实训、金工实习、认知实习,安排在前两年):在企业老师指导下,在技术中心、生产班组完成,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着重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并通过技能考核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2)系统训练(包括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数控实训,安排在第三、四年):在学校教师和企业老师共同指导下,参加企业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技术工作,主要对设计、工艺、制造和检验等主要技术工作进行系统训练,提高实践能力;(3)综合训练(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四年):由企业老师指导为主、学校老师指导为辅,试点班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全部在企业进行。设计题目来自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真题真做,真做真用,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企业培养计划的实施采用学生吃住在企业,全日制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主要包括入厂教育、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四大类型:(1)入厂教育:由厂长、技术中心主任、车间主任主讲,厂长主要介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战略、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等;技术中心主任主要引导学生参观技术中心和检测中心,介绍企业的技术优势、技术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软件和硬件等;车间主任主要引导学生参观车间生产现场,介绍本车间的产品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和设备、检测手段和组织管理等。通过入场教育过程,使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环节形成初步的认识。(2)轮岗实习:把学生分组,按组分别安排到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各个生产车间,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定期轮换。通过轮岗实习过程,使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主要环节的功能和任务、工作内容和方法形成比较系统的了解。(3)顶岗实习:轮岗实习结束后,由企业老师指导,结合学生的志愿,选择一个具体岗位,按照准员工的要求进行顶岗实习,做一些该岗位员工正在做的主要工作。通过顶岗实习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某个主要环节的细节和特点。(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仍然在企业进行,以企业老师指导为主,结合企业技术部门的任务选题,设计成果可用于生产。毕业答辩在企业进行,由校企专家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
企业培养环节考核,由学院和企业共同考核,综合考核学生在企业各环节的工作表现,由企业老师、学校老师、岗位同事共同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