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析南海《更路经》的价值与保护
 
更新日期:2019-06-05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浏览次数:19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更路经》[1]~[3],又称《更路簿》或《南海航道更路经》,俗称《南海更路针经》。更有三层含义:其一,更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单位,一更为两小时,一日

 
《更路经》[1]~[3],又称《更路簿》或《南海航道更路经》,俗称《南海更路针经》。“更”有三层含义:其一,更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单位,一更为两小时,一日十二更;其二,更是航海的计程单位,习惯把风帆船顺风航行一更时间的路程计作一更的航程,约为十海里;其三,更也是“改变”的意思,经过众多船长船员长期的航海实践摸索,在海难多发地方要改变航道,在海产品丰富海域要停锚捕鱼等。“路”指航线航路,即包括航海的方向又包括航行的路程。《更路经》是我国海南沿海地区渔民所编纂的关于航海里程方向远近的记录集合册,一般以口头或文字形式存在,主要用于航海,其内容多为文字类航海知识以及一部分手绘航海地图。
2.历史来源
自古我国临海先民就自发性地进行过航海捕鱼活动,自西周时期就有了明确的陆地疆域和海洋疆域均为一国之领土的重要意识。在夏朝后荒即位后即有耕海性生产生活的记录,由此可推测,我国航海捕鱼历史悠久,其祖辈经验积累极为丰富。
南海作为我国南部重要海域,在南海的捕鱼生产活动也是早已有之。而《更路经》作为详细准确记载了南海水土风貌,岛屿名称,水文气象等航海知识在内的指南。学界一般认为郑和下西洋[3] ,[4]时期所使用的一些“水路簿”对南海渔民起到了一定启发作用。而有专家学者认为《渡海方程》是中国的第一本“水路簿”,南海《更路经》与其有递属关系。南海渔民在“水路簿”的启发下,结合自己的南海海域捕鱼经验而作出了《更路经》。
可推知,《更路经》形成于郑和下西洋之前的明初,在其后的几百年时间里不断发展,完善,补充修改,发展出诸多版本,大多流传至今。
考虑到古代渔民知识水平有限,识字率不高,且《更路经》也有口传形式,因此《更路经》出现的时间可追溯于更早时期。
3.物质基础
虽然《更路经》出现的时间可追溯于明朝以前,但较成熟的《更路经》应该在明清时期形成的。当时《更路经》形成的物质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沿海地区的渔业商品经济催生出了一批诸如“渔栏主”一样的资本家,为更路径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两宋交替战乱之际,一批以海为生的福建人移居海南东部沿海地带,同时把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引入海南,这为更路经的形成创造了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明代郑和七下西洋[3] ,[4],说明唐宋元朝以来中国已经具备远洋航海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能,也为海南远海渔业产生深远影响和榜样作用[3]。
4.主要内容
《更路经》是我国海南省渔民对南海航海实践的经验总结,详细记录了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和渔场名称、位置和特征,出海航行针位(航向)、更数(距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析南海《更路经》的价值与保护

下一篇: 浅析南海《更路经》的价值与保护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