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患侧宫腔妊娠2例临床分析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浏览次数:5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患侧宫腔妊娠2例临床分析阴道科隔综合征是指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

 

    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患侧宫腔妊娠2例临床分析


阴道科隔综合征是指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多伴闭锁阴道侧泌尿系畸形,以肾缺如多见。它是一种较少见的阴道发育异常,国外最早于1922年报道这一生殖道畸形。目前相关文献报道也并不多,而合并患侧宫腔妊娠的报道更少。本院2006年至2007年曾收治2例此病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26岁,G2P0。2005年5月,曾因右侧宫腔妊娠人工流产一次。此次因停经52天,要求终止妊娠于2006年7月19日本院就诊。平素月经规则,周期28—32天,经期4—5天,LMP:2006年5月27日,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畅,阴道壁未见明显异常,宫颈光,正常大小,右侧子宫略大,左侧可及一增大如孕50天大小子宫,活动,质软,B超显示:左侧宫腔内早孕,右侧宫腔内膜厚0.73cm,误诊为中隔子宫行人工流产手术,术中探针无法到达左宫腔,再次B超检查并行双肾超声提示左肾缺如,考虑阴道斜隔合并患侧宫腔妊娠,停止手术,予米非司酮片50mg每12小时一次,共3次,第3天顿服米索前列醇片600微克,服药后半小时阴道流血较多,于静吸麻醉下阴道探查见左侧阴道壁约中上三分之处有一小孔隙有活动性渗血,B超监视下探针由此孔隙探查进入左宫腔顺利,沿此孔隙作一纵形切口,切开斜隔,菱形切除多余隔膜边长约1.5cm,见有一发育良好宫颈,常规人工流产手术,经过顺利。术毕肠线间断缝合切缘粗糙面。术后一个月复查切口无粘连,双子宫正常大小。 

例2,  患者25岁,G3P1。2006年6月曾因右侧宫腔妊娠人工流产一次,5年前右侧宫腔足月妊娠,阴道自然分娩一女婴,顺利。本次因停经54天,要求终止妊娠,外院行人工流产失败于2007年11月23日入住本院。平素月经规则,周期26天,经期3—5天,LMP:2007年9月30。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畅,阴道壁未见明显异常,宫颈光,正常大小,右侧子宫略增大,左侧子宫增大如孕50天+,B超显示:双子宫,双宫颈,左侧宫腔内早孕,右侧宫腔少量积液。入院诊断考虑阴道斜隔,行肾脏B超检查提示左肾缺如。完善相关检查,于2007年10月30日开始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小时一次,共3次,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微克,服药2小时阴道流血较多,于腰麻下阴道探查见阴道左侧壁中上三分之一处见一小孔,有活动性渗血,B超监视下探针进入孔隙直达左侧宫腔,顺着孔隙作一纵形切口,切开斜隔,菱形切除多余隔膜边长约1.5cm,见有一发育不良小宫颈,常规行人工流产手术,经过顺利,术毕肠线间断缝合切缘粗糙面。术后一个月复查,切口无粘连,双子宫正常大小。##end##

2 讨论

2.1阴道斜隔综合征在我国最早是由卡美璐(1)1985年正式命名的,阴道斜隔病因不明,根据Gruenwald理论(2),认为斜隔可能是胚胎时期,女生生殖系统前身----副中肾管向下延伸未到泌尿生殖窦形成盲端。1980年Rock和Jones首次将此畸形分为3型。I型无孔斜隔;II型为有孔斜隔;III型无孔斜隔合并宫颈瘘管型,本文报道的两例均属于II型。I型临床症状主要为青春期月经来潮后周期性下腹痛及阴道侧壁囊性块,II型和III型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特点和超声检查,B超图像特征是双子宫双宫颈畸形伴或不伴宫腔积液,斜隔侧肾缺如。另外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以诊断子宫畸形,但由于可能引起逆行感染,故仅用于个别诊断困难病例。

2.2本病常因痛经,阴道脓性分泌物,腹痛或阴道壁肿物就诊发现。由于临床医生对此病缺乏认识,常被误诊,本文报道两例病例就诊原因是因早孕要求终止妊娠,人流失败后进一步检查才明确。有文献报道(3)此类患者经手术治疗后80%妊娠主要发生在宫颈显示侧的宫腔,而手术前患侧宫腔妊娠更是少见,考虑可能为精子通过隔上小孔进入宫腔受孕。如果临床医生不仔细检查,不结合B超描述考虑问题盲目行人工流产手术或药物终止妊娠则易发生漏吸、漏刮、子宫穿孔或妊娠物不能最终排出引起剧烈腹痛等不良后果。

2.3手术是本病唯一有效治疗方法,其预后是苗勒管异常中最好的。但应避免仅行斜隔切开术,因为易发生切口部位粘连闭锁,朱人烈(4)提出,菱形切除多余隔膜边长 1.5---2.0cm,切除后电凝止血。本文两例患者均行斜隔切开后行人工流产手术终止妊娠,术毕斜隔膜菱形切除肠线间断缝合切缘,术后一个月复查切口无粘连,恢复良好,且性生活无异常。

参考文献

(1)卡美璐,黄荣丽,吴葆贞,连利娟,宋鸿钊。先天性阴道斜隔[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5,20:85--88

(2)Gruenwald P. Relation of the growing Mullerian duct to the wolffian duct and its importance for the genesis of malformations [J]. Anat Rec,1941,81:1

(3)Haddad B ,Barranger E,paniel B. Bling hemivagina:long-term follow-up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42 cases[J].Hum Reprod,1999,14:1962-1964.

(4)朱人烈。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10:4

 

上一篇: 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患侧宫腔妊娠2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 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患侧宫腔妊娠2例临床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