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弘扬劳模精神的路径展望
 
更新日期:2019-06-13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浏览次数:1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劳动具有社会性,与一定的国家相联系。进行劳动,需要有正确的认知。社会主义劳动者,要弘扬劳模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为此,要通过

 
劳动具有社会性,与一定的国家相联系。进行劳动,需要有正确的认知。社会主义劳动者,要弘扬劳模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为此,要通过教育强化、网络宣传、岗位落实、制度保障的路径来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使劳模精神深入劳动者之脑、之心、之行。
(一)以教育为基础强化劳模精神认知
接受教育是学习的基本途径。教育主体通过理论灌输、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得教育客体理解、认同、践行教育内容。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接受认同科学认知,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劳模精神在本质上,作为一种意识观念,欲将其内化为广大劳动者的认知、外化为客观现实的劳动活动,最基本的途径是接受教育。习近平曾强调“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15]每个人在劳动过程中要表现出先进典型的劳动状态,必然要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劳模精神,从小接受良好的劳动教育。
第一,以家庭教育为起点,启迪劳动观念深入人心。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每个人有着根深蒂固、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劳动观念、劳模精神,将对一个人的劳动观产生深刻影响。家长要把劳动观念、劳模精神潜移默化地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示范演示,引导孩子进行劳动,培养孩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而不是对孩子溺爱宠爱,更不是让孩子对家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丝毫没有劳动生存能力。塑造不分高低贵贱的职业认识,灌输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同等重要的理念。恩威并施,奖惩合用,使劳动观念深入个人成长的每个阶段。第二,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强化劳模精神学习。改变重成绩、轻德育尤其是轻劳动教育的理念,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中,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评价体系指标中。在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各阶段,学校要设立劳动教育课程,既包括理论教育,也包括实践教育,学习和践行劳模精神,深化对劳模精神的认同与理解,使学生把劳模精神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信念。设立劳动表彰奖项,在学校中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第三,以社会教育为重点,深化劳模精神的认同。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居民(村民)委员会、人力资源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企业的教育作用,采用各种形式如讲座、展览、参观调研等,组织开展劳模精神学习活动,掌握劳模精神内涵,了解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际意义,加强理解与认同。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弘扬劳模精神的路径展望

下一篇: 弘扬劳模精神的路径展望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