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263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本质特征:其一,生产资料实行“社会所有制”。他们认为,在未来社会,劳动者“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一个社会的产品。这个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2]141。后来,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除了个人消费资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个人财产。其二,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马克思指出:“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3]303其三,社会产品分配方式是以劳动券的形式实行按劳分配。也就是说,劳动者“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3]304。其四,代表政治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机构已经消亡。马克思指出:当“阶级统治一旦消失,目前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也就不存在了”[3]289。总而言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未来社会主义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它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社会。
从理论上讲,现实中的社会主义都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斯大林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构想,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一种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以俄为师,从而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成为各国社会主义一种固有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成功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也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构想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建立起来的,因此后来就逐步形成了一种“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其实,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构想问题上,都犯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对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那种所谓“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我国社会主义还是建立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像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建成一种“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