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增厚思政课教学内涵,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促使思政课内容“亲起来”
 
更新日期:2019-06-13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浏览次数:23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大学是以文化精神传承为其使命的,中国大学必然具有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从九十年代初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方向和清晰的

 
大学是以文化精神传承为其使命的,中国大学必然具有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从九十年代初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方向和清晰的办学思路,重在培育和凝炼符合自身实际、秉持自身特点、凸显自身品质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学校地处西安西郊周王朝都城镐京遗址的鱼化寨,相传这里曾是周武王为其雨花公主祭天的地方。几经时代变迁,“雨花”渐渐被演绎成了“鱼化”,隐含鲤鱼化蛟龙的祥瑞。自唐代开始,进京赶考的举子都要来此地祭拜,祈求一举中的,实现“鱼跃龙门”的美好愿望。学校创办者黄腾先生睿智的将学校所在地这一独特历史地域文化与学校发展目标及校园文化理念有机融合,借助中国传统“龙”文化的基本元素和读书成龙的叙述方式,凝练成“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校训和以鱼化龙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思路与体系,为学校的长远建设和持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思想基础。
在不断实践探索积累的基础上,我们据此开发出《化鱼成龙》课程,作为学生通识教育的必修内容,在本专科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同时,根据几门思政课课程的不同定位和功能,分别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补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教学内容,增加了课程的厚度,延伸了课程教育视野,强化了课程的“中国化”和“传统文化化”,使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给具有历史传统感、更具有民族亲切感。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补充了“圣贤文化”和“民族精神”等重要内容,着重从中华优秀文化倡导的明志、立德、修身、学艺、践行、建功、报效国家的主题思想入手,灌输和培养学生把个人和社会、国家融为一体,立大志、成大业、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应对西方文化”专题,特意辨析近代以来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在遭遇西方文化猛烈侵袭中,屡屡受挫而仍然顽强抗争的优秀品质,并经过多次内外因素消解而始终没有沉寂和窒息,最终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融合,经过社会主义改革完善的实践,走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世界化发展的新天地、新时代。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根邸的热爱和自信,也使学生理解弄清了“为什么我们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文化原因。
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我们融入了针对辩证法原理及“矛盾规律学说”,把“易经”中的阴阳学说和“皇帝内经”中的辩证诊治的中医理论加以揉进,极大地丰富了对辩证法思想的理解。同时,又在“认识论”中补充了张载“关学”和王阳明“心学”内容,使得学生对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掌握更加细致入微,心领神会。这些新内容的加入,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历史文化基础,使学生在接受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亲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暗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的科学道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增厚思政课教学内涵,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促使思政课内容“亲起来”

下一篇: 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增厚思政课教学内涵,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促使思政课内容“亲起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