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通高铁将于2020年底竣工通车,沿海铁路大通道将全面贯通。沪通铁路的建设,极大地缩短上海与南通的时空距离,将为南通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提供实质性、强有力支撑。在全面对接上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周边城市的同位竞争形势下,南通有必要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以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在核心价值认同的前提下突出差异文化,增强城市魅力和特色,吸引人才、资本集聚和高端产业迁移,拿到更多的发展红利。同时,南通文化接轨上海的价值认同和发展策略研究,为政府制定新形势下的文化政策提供参考与借鉴,对于促进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发展机遇分析
在长期艰苦奋斗、探索发展的进程中,南通已形成“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江海精神文化。这是南通鲜明的人文特质,包含了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果敢刚毅的自强性、创新创造的开拓性和崇文尚德的自觉性。南通近年来致力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引导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化、大众化、地域化上下功夫,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努力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持续增强文化建设的服务力。
新型城镇化使大量人口进入城市,由于城市发展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人们从城市发展的红利中得到了物质的实惠。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充实与自我的全面发展,这将导致文化需求的提升,从而能够促进文化发展,文化的发展跟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是一致的[5-6]。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演变,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如何把握机会引导地域文化发展,给城市发展增添深层次的文化动力是一项重要工作。
3 文化发展路径研究
3.1 建立文化发展多重保障机制
城镇化建设造成人口的集聚和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其目标是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的双重提升,这与文化发展的期待是相融相通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在后期具备区域吸引和自我保障能力,但在前期仍需要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支持。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一项极具公益性的事业,政府应该成为地域文化保护的主体。一方面,成立专门的文化基础深耕和发展促进部门,梳理南通文化精华和发展脉络,以人力物力和制度来保障文化发展的土壤,以资金补助鼓励地域文化的传播和深入开发。另一方面,集聚民间资源和动力,引导广大民众参与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中,保障地域文化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
3.2 突出规划环节
政府层面通过制定有利的保障政策,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乡规划、村落迁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考虑到地域文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提供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基础。在南通全面对接上海的历史机遇中,做好规划环节使得南通城乡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兼顾南通文化通融汇达的主线以及具体内容的多样性,将民俗文化保护与城市新文化都纳入新型城镇化规划。
3.3 培育特色文化
城镇化进程中的无特色发展是必须关注的问题,不同城市之间的区别最终落实在具体的物理环境、建筑特色和人民的精神面貌上,一个城市的吸引更多是人文光辉。尊重传统文化、保护和培育特色文化,是新形势下南通文化的定位方向。南通依江靠海、水域众多,在自然环境方面可以做大绿色生态资源,建好上海的后花园。虽然南通有着工业城市的背景,仍需要在特色小镇、文化街区、生态片区等方面潜心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