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建立美学课程的个人化课堂
 
更新日期:2019-06-14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20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美学属于理论学科,对于专业类学生而言,美学学习的理论脉络和理论意义是清晰的。作为通识课程,美学课程应该起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审美能

 
美学属于理论学科,对于专业类学生而言,美学学习的理论脉络和理论意义是清晰的。作为通识课程,美学课程应该起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审美能力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接受通识课程教学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于,他们的理论基础可能并不是很高,平时忙于各学科专业学习的学生不太可能在日常时间对美学理论著作进行精读,甚至通读都是做不到的。所以教师的美学课堂就显得尤为关键,课堂的容纳度也需要有足够的保证。在学生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又不可能进行全面规范性理论学习的前提下,老师本人的审美情趣和理论能力对课堂的进行和推动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起美学课程的个人化课堂是美学课程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谓个人化课堂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得以实现。
1、以教师审美情趣主导的课程讲授。
“通识教育的重心在于引发兴趣、启迪心智、增进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8)美学课程有自己的学科规律,作为通识课程需要做到让学生可以普遍接受,也就是说能够深入浅出引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涵盖人文艺术各个领域,所以一个成功的美学课堂是需要教师个人的审美情趣来照亮的。
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的审美及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全方位把握美学理论和规律,并且使用大量的例证予以符合逻辑及真实的说明和阐释。理论需要对例证和作品予以分析说明,老师本人的审美情趣在这个美学课堂上起到全面的引领作用。同时,在通识课程的美学课堂上也是教师本人的整体性审美情趣和审美体系予以呈现的时刻。对审美领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展示和分析需要教师熟练的根据美学相关理论采用贴切的例证予以说明。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可以作为例证使用的很多,教师从自身出发对现实例证或文艺作品进行全面的选择和分析。审美范畴的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也需要用具体的文艺作品或者生活现象予以说明。采用什么样的作品,如何进行阐释与说明考验的正是教师本人的审美情趣和个人审美积累。在美学的课堂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旅游冒险、民俗节庆、科学研究、文艺作品、自然风光都可以进入研究视野。艺术作品作为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可以提供的实证材料更是异常丰富:书法绘画、电影戏剧、音乐舞蹈、古典现代都可成立。包括当今的流行歌曲,当代艺术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等都能够成为教师从理论出发进行讲解和阐释的起点。“抽象的理论讲解和具体的艺术欣赏相结合,持守基本原理与面向当下审美文化流向相融洽, 应当成为我们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9)教师的研究视野越开阔,涉及美学理论可供阐释的领域越多,其通识课程的目的或者美学课程的目的完成得越完美。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建立美学课程的个人化课堂

下一篇: 建立美学课程的个人化课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