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凯里市有30.72%的中学生被欺凌,即有近1/3的学生被欺凌,这一数据与颜湘颖,姚建龙在2017年的研究结果相比基本一致[4],其中经常被欺凌的比例是3.16%,很少被欺凌的比例是27.56%,。有17.21%的中学生欺凌同学。这说明凯里市中学生有被欺凌和欺凌现象,应该引起学校、家长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不要让欺凌成为学校的风气。如果学校和家长不重视,认为只是学生之间“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只是“普遍的游戏和打闹”的话,会影响学生青春期的学习和成长,并持续对学生的青年和中年产生负面影响。有的欺凌虽然没有肢体攻击,只是言语上的嘲笑和谩骂,却会让被欺凌学生误以为是自己的错,以至于成年后一直都是讨好型人格。有的学生就是因为被欺凌,导致性格内向,极度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甚至产生严重的社交恐惧症。2014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遭受欺凌的学生,在45岁时,他们会有更大的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50岁时认知功能会表现较差,也就是说,欺凌在四十年之后,依然重创着他们的生活。
被欺凌的情况除了见表2外,中学生在学校被欺凌的地点主要在教室(38.88%)和寝室(19.52%),还有32.16%的学生在学校外被欺凌。被欺凌时欺凌人数为2-3人的比例最高(45.44%),其次是1人(35.68%)和3人以上(31.2%)。这说明学校在预防和减少欺凌事件时,要了解欺凌事件发生的方式、原因、地点等信息,学校要对容易发生欺凌事件的地点,增加安全保卫人员巡查的次数,增加监控摄像头的数量等措施加强管控;社区派出所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要增派人手,加强学校周边的巡逻,防止欺凌事件在学校周边发生;学校还可以通过教学、班会、法律讲座、看预防欺凌视频、角色扮演和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欺凌教育。要让学生知道:不是只有挨打才是欺凌,欺凌还有言语欺凌(如羞辱、恐吓、咒骂)、隐形欺凌(如戏弄、嘲笑)、性侵等方式;要让学生知道:欺凌的地点除了寝室、教室、厕所,还有家庭、网络;要让学生知道:欺凌者除了同学,还可能是老师、社会闲杂人员。要教会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说“不”,敢于大声的告诉欺凌者,“不!我不喜欢这种玩笑”、“不!我不喜欢这种话”、“不!我不喜欢被你碰”……被欺凌后一味的忍气吞声和报复都不是最佳的应对方式,被欺凌后可以告诉老师、家长、同学或者报警,也可以练习拳击、格斗、武术,再次被欺凌时还可以“打回来”,自己只有自信而强大欺凌者才不会再次欺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