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论党的价值观的基本层面与主要内容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党史纵横   浏览次数:50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论党的价值观的基本层面与主要内容[摘要]党的价值观包括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都是以

 

论党的价值观的基本层面与主要内容


 [摘要] 党的价值观包括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始终是灵魂,以人为本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永恒价值始终是党的核心价值观,由党的利益观、政治观、社会观、发展观、执政观与时代精神这些永恒价值,构成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实践和时代要求的其它价值观念也成为党的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一般价值观

任何政党的价值观都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凝固不变的。在这个由多种价值观念构成的复杂体系中,必有一种价值观处于哲学层面,成为内核,是最深层、不可移易的价值观,属于核心价值观;必有一些价值观构成核心价值体系,是由核心价值观决定的,并处于主导地位,在特定时期是必不可少的主导价值观;还有一些价值观念在特定时期具有进步性,作为包容性与开放性的政党必须将这些价值观念也吸纳进来,共同构成党的价值体系。因此,政党的价值观可以分为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三个层面,并且这三者之间是包含的关系。政党的价值体系包括核心价值体系和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又包括核心价值观。

一、党的价值观的结构层面与内在关联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价值体系既具有一定的本质规定性,又具有一定层次性和发展性。也就是说,在党的价值体系中,有些价值观是始终不变、一以贯之的,有些价值观是需要既坚持又发展的,有些价值观是要与时俱进地吸收的。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个根本原则不能变。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在任何阶段,党的性质、宗旨、最终奋斗目标必须始终不变,否则,就不能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因此,必须时刻体现在党的价值观之中,并成为主流价值观。当然,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党的指导思想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并时刻体现在党所提倡的价值体系之中。其次,由党的指导思想、性质、宗旨、最终奋斗目标所内在决定的以人为本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的利益观、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政治观、公平正义的社会观、科学发展的发展观也必须时刻地体现在党的价值观之中。再次,由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及时代精神所决定,党所提倡的价值体系中必须具有德法共治的执政观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科学总结,这两种科学价值观既具有真理性的特点,更具有价值观上的意义,也必须始终坚持。最后,由执政党的特殊地位所决定,党必须积极吸纳体现实践和时代要求的其它价值观念,诸如竞争、高效、透明等,这些价值观念与上述核心价值体系既保持本质上的一致,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它们虽然在一定历史阶段没有上升到核心价值体系的层面,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当其重要性愈加凸显时,就可能跻身到核心价值体系层面,使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发生变化。可见,在党的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核心价值观、利益观、政治观、社会观、发展观、执政观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永恒价值,体现实践和时代要求的其它价值观念是客观需要。##end##

综上所述,在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始终是灵魂,以人为本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永恒价值始终是党的核心价值观;就现阶段而言,由党的利益观、政治观、社会观、发展观、执政观与时代精神这些永恒价值,构成中国共产党的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实践和时代要求的其它价值观念也成为党的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都是由马克思主义这个灵魂统领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党的价值观上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具有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科学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相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因此,任何时候,在党的价值观中,马克思主义这个灵魂与以人为本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核心价值观必须做到始终坚持、不可改变;而核心价值体系与价值体系则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特别是核心价值体系,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党在价值观念上必然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和进步,还需要适时地吸纳一些新的价值观,并对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更新。

二、党的价值观的灵魂

一定的价值观,总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回答的是“是什么样”的问题;方法论是关于世界观如何运用的理论,回答的是“要什么样”的问题;价值观的核心是对人生和事物的评价问题,回答的是“应什么样”的问题。以什么样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是任何价值观都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是因为它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它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地指明了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科学地提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其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价值导向,不仅是知识体系,而且还是意识心态;不仅追求科学真理,而且又是价值信念。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涵盖了民主观、自由观、平等观、公正观、发展观、人权观、利益观等方面的内容,并且这些价值观并非空洞的设想,而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既是价值追求,又是科学论断。再次,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的理论品格是与时俱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强调理论的实践性、创新性与发展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所得出所有宝贵经验中最根本的一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既是立党之本,也是立国之本。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社会主义,更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已有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作为真理性的精神财富,必须始终继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追求必须始终努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实践性的本质要求,必须始终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必须始终坚持。在党的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必须贯穿于价值观各个层面的始终,以此为统领,以此来为根本,以此为指导,使党的价值观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之上,体现突出的科学性,凸显鲜明的时代性,彰显追求的高尚性,保持永恒的先进性。

三、党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核心价值观,是党的价值体系中最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是党的价值体系的集中反映和最终归宿,是党的性质、宗旨、最终奋斗目标、指导思想的最本质的根本体现。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得出了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生产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创造历史的主体,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彻底解放,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形态或理想形态的科学论断。以什么为本,始终是一个最高的哲学命题,也是任何执政党必须回答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有的回答是以神为本,有的回答是以物为本,有的回答是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努力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理想、积极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这些信念就共同决定了党在任何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一切为了群众的目的性与一切依靠群众的创造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历史创造性,充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外,把坚持以人为本与努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也体现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既可以使每个个体的人权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切实的尊重,充分享受作为主人翁的权利,又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鼓舞人们向着更远大的目标去积极进取。因此,在党的价值体系中,以人为本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党的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突出反映,也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更是共产党人远大理想的生动体现。

四、党的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定价值体系中具有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的总和。对于一个政党而言,核心价值体系是由政党的本质所规定的,反映了政党的特殊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共产党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同时也就是为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有这些决定了,现阶段党的核心价值体系除了以人为本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永恒价值之外,还必须包括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的利益观、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政治观、公平正义的社会观、科学发展的发展观与德法共治的执政观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些永恒价值。

(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的利益观

《史记》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利益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也是人类社会中个人和组织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因。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利益关系之中,坚持什么样的利益观,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决定的。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P67)“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P78-79)同时,“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但由于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正是个人相互间的这种私人的个人的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2](P514-515)可见,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类要生存就必然要通过生产来满足一定的需要。同时,人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任何时候都不只是一个“个人的存在”,而且还是一个“社会的存在”,任何需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得到满足,而这种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就是利益。需要是人性和人的本质的体现,也是利益的主观心理基础。所以,在人类社会中,一方面,利益是对任何个人需要的满足,“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P82)另一方面,由于“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60)“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3](P452)利益总是要在特定社会关系才能实现。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个阶级、集团或个人的片面的、局部的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这两者之间既互为前提而存在,又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对于全体人民来讲,一方面,集体利益是由个人活动创造出来的,又总是通过个人利益表现出来的,任何离开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集体利益又与个人利益休戚相关,任何离开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同样无法存在和发展。任何片面强调追求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结果势必两头都受损失。[4](P176)因此,共产党人作为先锋战士,而不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更应该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将个人利益放在维护和发展集体利益中来实现,一定要“防止只顾本位利益、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破坏性的自发倾向” [4](P362),如果出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矛盾的情况,“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4](P337)

(二)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政治观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精髓。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主要是对广大的劳动人民实行最广泛的民主,镇压被推翻的剥削阶级和一切敌对势力的反抗、破坏,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早在1845年,恩格斯在伦敦举行的各族人民庆祝大会上就阐明了“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 [5](P664)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他们认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1](P293)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所经历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所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思想,并且首先要通过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思想。这一思想,仍然强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镇压和抵御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可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在政治观上就内在地要求必须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把民主与集中作为一对辩证法。就民主与集中而言,它们之间是互为手段和目的,民主是为了更好的集中,集中是为了更高程度的民主。就民主而言,民主本身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作为手段,民主是调动一切积极性、减少决策失误、增强政治认同的客观要求;作为目的,民主是主权在民思想、党员是党内主体思想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要将这个价值理念变成一种国家政治制度的思想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同样,就集中而言,集中本身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作为手段,集中是对民主结果进行有效整合的内在需要;作为目的,集中就是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因此,在处于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任何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政治观,既反对分散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思想,又反对专制集权、官僚主义和家长制恶习。

(三)公平正义的社会观

公平正义,又简称公正,含有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正当等意思。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反映,是对一定生产关系的价值肯定。[6](P267)公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与理想,古往今来都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反映了社会制度安排的美德。中西方许多思想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公正,《论语·颜渊》指出:“政治,正也。”《管子·形势解》写道:“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大小莫不载。”《战国策·秦一》认为:“商君治秦,法令而行,公平无私。”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正义“是一切德性的总汇”。 [7](P90)罗尔斯甚至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8](P1)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人类社会应当是公正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本主义是一个极不公正的社会,因为在那里劳动存在着异化,人也存在着异化。早在1845年2月,恩格斯“在爱北裴特的演说”中就指出:“我们就应当认真地和公正地处理社会问题,就应当尽一切努力使现代的奴隶得到与人相称的地位。”[5](P625-626)1871年,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写道:“加入协会的一切团体和个人,承认真理、正义和道德是他们彼此间和对一切人的关系的基础,而不分肤色、信仰或民族。”[9](P610)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公正的根本内容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得与应得、所付与应付之间的“相称关系”,它包括在经济领域“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劳动不得食”的“按劳分配”原则、在政治领域“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在法律领域“罪与相对称”原则。在列宁看来,民主就是政治公正。列宁说:“民主意味着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10](P201)可见,公正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懈追求,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争取社会公正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社会也必须将公正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加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既把公正作为党的价值理念始终加以坚持,并且把公正的实现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基础相联系起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突出地把实现社会公正作为党的奋斗目标。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 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的现象。”[11](P143)1990年,邓小平更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11](P164)如今,党中央根据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更加突出地把公平正义列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在经济领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目标,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政治领域,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生命来看待;在文化领域,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在社会建设方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12](P37),全体共产党员应当为了实现公平正义这个关系全体人民的福祉而共同奋斗。

(四)科学发展的发展观

发展是任何时期社会进步的现实基础,也是任何时期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实现发展,在和平时期永远都是社会的主题。对于执政党而言,也是获得执政合法性的最根本的基础。以什么样的发展观来实现发展,更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它不仅关系到发展的速度、程度,也关系到发展的能力、效益和水平。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生产力是建设、巩固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内在要求、必经之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日起,就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并提出了许多关于科学发展的宝贵思想。在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出了发展的思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建国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关于发展必须处理十大关系的重大战略思想,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正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将发展作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根本要求;要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人们共同富裕等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同时,还作出了将科学发展的思想以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确立起来的伟大历史贡献。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对党的基本路线,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并提出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扩大对外开放、实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要搞好宏观调控,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坚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坚持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等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五大,科学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将“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明确具体。党的十六大,还提出了要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科学发展的思想,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局势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2](P13)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它既立足于现实需要,又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既继承了几代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的科学成果,又吸纳了国外发展理论的合理因素,反映了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整个社会和各个阶层的共同价值取向。全体党员同志,应当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与根本要求的理解,仔细领会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着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主导的价值取向加以坚持和实践,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五)德法共治的执政观

法律和道德历来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手段。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都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永恒的源泉,它们不仅是人类利益驱动的力量,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调整力量。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曾萌发和提出过德治和法治并用的主张,并形成了“德主刑辅”治国之道。如:周公的“明德慎罚”、汉武帝的“刑者德之辅”、李世民的“明刑弼教”、诸葛亮的“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为,下之所瞻也”和“故为君之道,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康熙的“以德化民,以刑弼教”的主张,等等。在西方社会,尽管与中国“德主刑辅”历史传统不同,多数国家在推行法治的同时,也都借助神的信仰来推行德治。从理论上说,德就是法,可以叫做道德律,德就是內化的法,就是祛除内在的邪念,规范外在法无法触及的领域;法也是德,可以叫做法的道德化,法就是道德的底线,善法之治,就是以德为根基。坚持德法共治的好处,就在于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而且在两者的互动之中还会形成两者治理的合力,产生新质的效果。就两者各自的作用而言,由于道德约束是软约束,作为内在的“自律”措施,其是用于劝善抑恶,属于治本;法律约束是硬约束,作为外在的“他律”约束,其是用于惩恶扬善,属于治标。德治是人治人,坚持德治就是通过弘扬人性中善的一面及对高尚道德情操的提倡,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抨击和抑制道德败坏的丑恶现象,发挥其赏善的主要功能;法治是人共同治人,坚持法治就是通过抑制人性中恶的一面及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来维护人民的合法权利,发挥其惩戒的主要功能。德治与法治在功能上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就各自作用的领域而言,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推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两者互动而产生的合力而言,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和基础,法治是德治的法律保障,坚持德法共治,可以达到以法促德,以德带法的意外效果,使德治、法治本身的功能得到提升。另外,从实际需要来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既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要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因此,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过去十三年的基本经验时,也将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之一。十六大党章也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可以说,坚持德法共治的价值理念,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也是对世界文明成果的有益借鉴,更是对执政理念的伟大升华。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以及要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思想,这些都是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全党同志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必须始终恪守的价值取向。

(六)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时代”就是以当时的社会形态(包括经济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人的发展的社会形态等)的主导趋势来区分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综合概念。马克思曾经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是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9](P32)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时代精神的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因此,时代精神就是指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这一体现时代进步的精神,既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为依据而形成的价值理念,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庚续,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这一伟大创新实践的发展,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精神象征和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华民族素有革故鼎新、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追求、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革到北宋的王安石变法等政治变革以及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伟大的创新实践,都为孕育改革创新这一时代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局面的伟大胜利,为改革创新这一时代精神的培育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激发全国人民坚持自立自尊、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新局面的同时,也激发了全国人民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襟和气魄去借鉴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睁眼看世界”、“放眼看世界”到“融入新世界”的伟大转折,为改革创新这一时代精神的形成注入蓬勃的生机和不竭的动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开放是加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些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得出的精辟论断,都鲜明地反映了以改革创新这一时代精神的核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指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紧密相连的,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总之,新时期党的建设,也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化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规律性认识,不断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成效来推进党的建设。全体党员应当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坚持以改革创新这一时代精神的核心为价值取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五、党的一般价值观

所谓一般价值观,是相对于主导价值观而言的。在党提倡的价值体系中,根据实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上升到核心价值体系之外的其它价值观念,都属于党的一般价值观。党的一般价值观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与核心价值体系保持精神实质上的一致性,具有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本特点,也是党在特定时期所不可或缺的价值观念。作为党的一般价值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进步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就阶级性而言,党的一般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取向,也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就进步性而言,党的一般价值观体现了社会进步的发展要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就民族性而言,党的一般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念,属于民族文化的精华;就时代性而言,党的一般价值观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品质,是建立现实的社会发展状况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念,反映了时代和实践的本质要求;就其包容性而言,党的一般价值观是建立在科学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人类游戏文明成果的广泛借鉴和对社会中其它非主流价值观念的批判吸收。现阶段,党的一般价值观,就是除了党的核心价值体系之外,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时代精神以及实践中新涌现出来的各种精神中所涵盖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邓小平文选 (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格马可伦理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列宁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On the party's basic values and level of the main content


[Abstract] The party's values including the party's core values, core value system, value system three levels, whichare based on the values of Marxism as guiding ideology. In the valu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Marxism has always been the soul of the people-oriented and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ternal value has always been the party's core values, by the party's interests, the political concept of social concept, development, governance concept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ese eternal valu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t this stage constitute the core of the system of values, reflected in practic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e other valu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arty's value system.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values; core values; core value system; general values


 

上一篇: 论党的价值观的基本层面与主要内容

下一篇: 论党的价值观的基本层面与主要内容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