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问题激活内驱力 所谓内驱力,即内在驱动力,是指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它是一切活动真正获得主体接纳的标志,是主体全身心投入的关键性心理状态。在项目化写作活动中,明确的目标——解决现实问题,放射出强大的磁力,牢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唤醒了学生挑战的欲望,进而使得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写作学习活动中。“我要学,我要写”是这一积极的心理状态的代表,它扭转了以往教学中“要我学,要我写”的消极应付心理,为写作活动的高质量奠定了心理基础。
真情境唤醒高投入 强调学习情境的生活性和真实性[3]是项目化写作教学区别于传统写作教学的分水岭。传统教学中,由于面对的是虚拟情境,因此,尽管教师竭尽全力,学生却回应乏力。原因在于,我们为写作教学而创设的虚拟情境,是那么苍白无力,那么平淡无味。君不见,有许多写作课连这虚拟情境的创设都“省略”了,或是交给学生自己完成了——写作课只留下了“审明题意、搜集材料、完成写作”的关键步骤,如此而已。偶一为之,尚可,长期以往,怎能怨学生打不起写作的精神?在项目化写作教学中,真实情境取代了虚拟情境,现实问题代替了虚幻未来,困难的处境倒逼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这就为写作活动的高质量做好了精神上的准备。如此活动组织换来学生的高投入当是意料之中的事。
真写作促进优品质 在真实的情境驱动下,学生全身心投入,对生活、对素材、对写作有了真切的了解,获得了真切的体悟,内心深处有了真实的感触,此时写作,“我手写我心”方不为空话,不是虚言。以项目化写作活动“走近韩紫石”为例,活动前,对学生而言,“韩紫石”仅仅是一个符号,是一个传说,他虚幻、模糊,他遥远、陌生,他孤独、冷峻,他与学生的生活没有丝毫的关联,没有丝毫的交集。随着活动的进行,在学生的世界里,“韩紫石”逐渐清晰起来,逐渐熟悉起来,逐渐亲切起来;他们为韩紫石而激动、而感动,对韩紫石的情感由淡漠转向了亲切,转向了崇敬;“韩紫石”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成了他们的乡邻,成了他们的长辈,成了他们的亲人,成了他们的榜样,成了他们心中的丰碑。于是,他们有话想说,有情要表,有意要传,于是,一篇篇发自内心、情真意切的作品仿佛从他们心中流淌而出。因此,只有真写作是高质量写作的优质土壤。
可以说,虚拟情境导致模拟写作,有它的优点,也有致命的缺陷;而由核心知识点为内核的真实情境带来真实写作,让学生明了写作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获得写作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动力。实践告诉我们,项目化教学理论的介入,必将为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多一种可能的途径。而在项目化写作实施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分享、创造的精神,在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而教的大环境下,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