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文献梳理
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1]。空间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从微观基础上探讨企业区位决策的因素,在宏观层面解释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现象,探讨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经济发展问题[2]。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意味着国家财富和劳务生产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经济学家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经济质量等同于经济增长的效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政治、社会福利、人口收入分配公平及和谐生态环境等多维度的经济发展视角,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非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效率。刘树成认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该包括稳定的增长态势、协调的经济结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与和谐性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3]。刘静运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分析以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缺陷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缺陷,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4]。熊彼特的区域创新理论首次提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变动”,并特别强调经济的变革,诸如成本的降低、经济均衡的打破、残酷的竞争以及经济周期本身,都应主要归因于创新[5]。杰里米豪威尔斯在"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探讨了区域创新政策环境的问题 [6]。世界银行在《增长的质量》研究报告中分析了经济增长过程中被忽视的四个领域:普及教育,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全球性风险,提高政府管理的质量,提出应该把人类发展、收入增长、环境可持续这三个维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7]。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区域人口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重视通过科技创新和信息现代化来提升生产力水平,以信息技术、工业创新和国际贸易分工协作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两个方面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
(二)指标体系
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原则,依据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构建了区域发展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关键是要综合考虑区域发展质量的内涵和指标、数据的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根据对区域发展质量内涵的理解,本文认为区域发展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要包括区域的经济状况、人口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方面,同时指标应尽量体现静态和动态两个侧面。区域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由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而每个子系统又包括不同的具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