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服装表演要重情感外化与嫁接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艺术评论   浏览次数:29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服装表演要重情感外化与嫁接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服装表演的起源发展论述其与情感的联系,进而又探讨服装表演过程,模特与服装的

 

服装表演要重情感外化与嫁接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服装表演的起源发展论述其与情感的联系,进而又探讨服装表演过程,模特与服装的特殊关系,引申出在服装表演中情感外化与转移嫁接的重要性,并得出注重情感外化与“嫁接”的服装表演才具生命力。

关键词:服装表演;模特;表演;情感外化;嫁接

一、前言

作为引领时尚,传递时尚信息的服装表演,在当今社会中,备受社会公众关注和喜爱。人们之所以对服装表演产生极大兴趣,据不完全统计,并不是由于模特表演的基本走台,转身和造型动作引起,而是更多的被模特表演时表现出的独特气质和各种优雅服装的风情美的感受所引起。这也无怪乎,用艺术研究学者的话说:“任何一个观众在艺术鉴赏中,他对艺术形象的感知和接受会受到主体情感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特定情感影响下进行的艺术感知,又会作用于情感,引起更深的情感活动。”[1]在服装表演中,模特表现出来的气质本身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的、情感的气度;服装的风情又是以服装内涵为前提,以模特的表现以传递。首先,需要模特去理解、认识、内化,其次,再通过模特表情、眼神、肢体语言动作,来展演各种服装的风格情调。唐朝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先者,莫先于情”。服装表演注重情感表演更能激起观众的共鸣。为此,为了顺应人们对服装表演的欣赏,使更多的观众接受喜爱,模特在服装表演中必须注重一种表演“情感”交流,注重表演时对服装风格特点情感转换和外化,把人们的心境转移嫁接到所要表演的服装本体中。

二、从服装表演起源及发展看,服装表演与情感都有一定的联系

自从1391年法国伊莎贝拉突发奇想,用木材和黏土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与真人大致相同的“时装玩偶”起,“时装玩偶”已经蕴藏了“情感”因素,因为“时装玩偶”完全是靠人体的意愿,模仿个体的具体形象,如体型、表情、姿势等塑造出来的人体静态模型,虽然静态模型中的情感表现没有人体动态情感表现那么鲜活,强烈,但它毕竟是动态情感表现中的所反映的瞬间情感,两者之间存在点线关系,即静态情感是动态情感的一个最基础、最基本、最小的组成的某一个“单纯”元素单位。那时的“时装玩偶”虽然能展示服装,并能达到一定的意愿,但与真人相比缺乏真人的灵性和多样化的表现力。正由于这些缺撼,才有了1840年,法国西装裁缝艾曼,为了作服装宣传,找来一个男青年,穿着店里的服装,背后贴着一张印有店名的小海报在公共场所作展示;1845年,英国人查理.沃斯为推销服装,让一位名叫玛丽.韦尔娜营业员披上向顾客展示动态的披巾效果的例子,从此,“真人模特儿”逐渐替代了“玩偶”,那刻起,服装表演开始真正进入了心灵情感化的年代,而且直至如今未曾改变。为此,服装表演历史发展验证了,服装表演走情感化的道路也是行之有效的。##end##

三、服装的表演本身是一情感表现过程

服装表演过程,其实是需要模特在表演服装时要经过三大情感内化和表现过程,一、认识内化过程;二、内心情感体验外化过程;三、情感“嫁接”过程。服装认识内化为感情是服装表演的基础,具有显性和隐性两重性特点,显性特征是服装的色彩、面料、款式等可以直接通过人体视觉器官,感觉器官传递给大脑,比较表浅,容易捕捉;隐性特征是服装风格、特点、内涵等只能通过人体间接体念,结合个体的文化基础,理解能力,不断提炼升华为内心情感,制造内心情感张力,根据哲理“量变到质变”的原理,情感张力的无限的聚集势必会导致外化迈进情感外化环节。情感外化其实就是表现力,是服装表演整个环节的重点。表现力的冲动主要来源于人体内心的情绪和感受,一般来说,表现能力强的个体其内心情感相对较为丰富,反之,有情绪有情感的个体不一定具有良好的表现能力,两者不能等同。服装表演因涉及到表演,这就要求表演的模特一定要具备表现能力,而这种表现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象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不是以塑造人物表达事物为目的,而且以肢体语言表达服装特点、风格、内涵为目的,把不可见的意象变为可见的形象。表现力,美国著名哲学家苏珊.卡纳斯.朗格对“有表现力”提出了很深奥的解释,把它归纳为两含义:一是“自我表现”,如主体展示出的征兆,二是“逻辑表现”,如某种“情感概念”的符号。[2]服装表演中模特的表现力就包含了这二层含义,如模特的表情表现就是突出的“自我表现”,造型表现属于“逻辑表现”,因为后者存在的形式已经属于一种内心情感象征性的“情感概念”的静态符号,这一符号,好比立体象形文字,代表某一意像的人或物一样。例如:表情,要体现青春型服装时,模特的表情要活泼,微笑起来要灿烂亮丽,眼神要清纯有亲和力;表情要表现高雅型服装时,模特的表情要颇具内容和魅力,使人遐想,欲于解读,眼神深邃,似笑非笑。由此可见,表情是属于自我表现的范畴,只不过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模特儿对服装的理解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牵制。

四、模特与服装特殊关系,注定了模特的表演要进行情感外化与嫁接

时装模特的职业使命就是要以气质风度为根本,以服装为中心,通过展示的技巧——穿衣、步法、形体语言、定位亮相等来最大限度地表现服装的艺术魅力和穿着效果,展现服装的灵魂,并把其独特的生命力与优雅当风情传达给观众,使观众被服装表现的内涵所感染、陶醉,产生共鸣与震撼,这才是时装表演的目的。[3]在服装表演中,虽然模特只是扮演了“载体”和“中介”的角色,服务对象不是自身而是服装,但是模特却在表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服装表演成败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模特表现。好的模特可以通过强调高于真实生活的艺术手法,表情、眼神、形体语言等诉诸于观众情感,诠释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创作意图,诱导观众产生服装美。在一些模特大赛中,有时可以看到,明明有些模特身体外在条件非常优越,走台也不错,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不能获胜。为什么?究其本,也不难发现,原因:之一,表演时面无表情或表情木然,眼神没有神采或呆滞没有丝毫的变化,整体看上去活像是一个“木偶”, 这类表演缺陷,在于没有情感外化或情感外化不够;之二,模特在展演服装时,过分强调自身,把自身情感的体现交流只留于模特与评委、观众之间,而忽视了重要的中心点——服装,这类表演缺陷,在于虽有情感外化,但无情感嫁接。在服装表演中,表演的成功与否,情感外化与嫁接是非常重要指标。

朗朗天地“一切皆流”,瞬间文化“是时装的本质特征。[4]服装有很强的流行性,时代性,为此,模特在服装表演中还必须掌握多种表演技巧来适应服装风格。职业的、休闲的、礼服的等各式各样的服装,要求模特表演多方位,不同服装风格情感体验和流露有的放矢。职业风格要把端庄、稳重、干练的情感外化于表情、眼神、肢体动作中,并最终嫁接于服装中。休闲风格要把舒适、随意、放松的情感外化于表情、眼神、肢体动作中,并最终回归嫁接于服装中。礼服风格要把高贵、优雅、含蓄的情感外化于表情、眼神、肢体动作中,并最终实现情感回归,嫁接于服装中。

五、赋予情感外化与嫁接的服装表演才具生机

外化的情感嫁接于服装,在服装表演中不仅是难点,而且在整个服装表演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为,服装表演的价值取向是服装,是通过模特的实际肢体语言,把静态服装转变为动态服装,这一过程

的实现要心领神会。特别对服装细节方面的处理,难度就更大,一般来说,细节问题是比较容易被忽视,

如服装的省道、扣子、镶边、花边等,熟不知这些细节有时倾注服装设计师许多的心血,他们意旨有时是

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表演中要得以重视,加以表现,如要体现扣子可以通过眼神低垂,眼光聚集

于扣子或者手指捧扣等方式表现;体现裙子的省道,皱褶,一方面可以通过腿部造型,有效的撑开省道或

皱褶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眼神的处理及手臂肢体语言加以表现;体现袖口的花边可以采用手腕上举,

旁提等方式表现。这种情感表现有别于其它的艺术,不能无限制的表现,应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总而言之,服装表演的成功关键在于模特内心情感外化和嫁接。追溯服装界所涌现出的有一定知名度的模特们,除了他们拥有符合标准的外在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内在机智聪慧条件,她们更能理解服装的深层次含义(文化背景,风格特点,时代信息特征等),并能把这种理解进行想象,通过创造动作和眼神外化传递到服装中,产生服装感染力。由此,服装的感染力,则是来自于模特内在情感动力,如果没有模特的情感表现,情感外化与嫁接,服装表演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生机。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0页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4页

[3]海洋.模特表演技能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页

[4]徐宏力.模特表演教程[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232页


 

上一篇: 服装表演要重情感外化与嫁接

下一篇: 服装表演要重情感外化与嫁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