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分析近现代经济发展历程,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一直都存在着低端产业从发达国家迁移至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淘汰低端产业的主阵地,紧随其后这些低端产业也逐渐转移到了我国。然而我国在引入这些低端产业的同时,也不断学习了这些企业生产过程中相对较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相关技术,积极努力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然而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农业生产结构出现了不相协调的问题,致使供需矛盾越发严重。因此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进行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捷径[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并非首现于我国,早在十九世纪初所提出的萨伊理论,就指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作用[4]。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对萨伊理论不断深入研究,又形成了对供给侧改革理论更具有代表性的学派—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理论认为,经济的增长主要源至于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市场会根据发展状况不间断的调整生产要素的供给。供给学派理论提倡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供给侧的需求并逐步提高供给侧的效率。
现阶段供给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生产化水平的不断提升[5]。同时,供给学理论认为政策导向作用也非常大,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首先,国家需要为企业减税,因为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减税政策是最为合适的激励。从而更为有效地激发各生产要素的活力,不断提高有效供给;二是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经济的行政干预,加快体制内改革的进程。通过削弱政府在市场各领域的干扰,逐步营造出具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提高供给侧的效率。
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转型发展一直是我国的经济专家关注的重点。通过我国经济学家对农业发展的长期研究,首先提出了有“新”、有“立”、来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农业结构优化的新概念。刘霞辉和汪红驹[6 ]提出,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农业供给端改革的目标不只是扩大产能,而是高质效的产能归并重组。从而可以更好的提高农业产业的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促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整体平衡。根据最新供给学的研究,金年海[7]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制度改革,不断消除对农产品生产企业供给的约束,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
综述,农业供给侧发展理论更加注重于农业结构改革和产业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生产要素加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理顺政府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关系,尊重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主体地位,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供给效率。所以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内生活力为农业经济发展提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