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写作教学与研究》评介
 
更新日期:2019-06-19   来源:喀什大学学报   浏览次数:19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本书通过分析关键概念、描述写作研究的应用、提出研究问题、提供写作素材等探索写作的分析框架。它对前两版的内容进行了更新与修订,每一部分都增加了

 
本书通过分析关键概念、描述写作研究的应用、提出研究问题、提供写作素材等探索写作的分析框架。它对前两版的内容进行了更新与修订,每一部分都增加了新的章节,每一章节都增加了新的话题,体现了近年来写作研究中出现的新动向,还对老话题进行了新思考,提供了涵盖范围更广的写作研究与教学实践。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映了写作教学与研究领域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应用语言学界对写作所做的研究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前者多从认知、社会、文本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考虑构建写作结构模型,后者则涉及写作环境、写作过程、写作文本分析等方面。本书则属于对写作的实证研究。其中,在对写作环境的考察中,本书除了介绍常规的因素,如“语境”、“文化”、“读者意识”外,还包括“话语社团”、“社交媒体”、“社会建构”等,这也反映了Hyland将写作视为社会交际行为的一贯观点。在对写作过程的考察中,本书介绍了“文本间性”的写作策略,以及问卷调查、同行反馈、访谈、博客日志等收集语料的方法,还在第三版的第一部分新增加了对剽窃、错误修正、自动评分等话题的讨论。在对写作文本分析的考察中,本书在第六章介绍了语类研究、情态资源研究、民族志研究、书面纠错反馈研究,并在第三版中增加了击键录入研究,除此之外,本书还探讨了近些年来关注较多的写作者身份建构问题,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写作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本书中所涉及的研究话题基本涵盖了写作实证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在第三版中新增加的内容则反映了近年来写作领域发生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
第二,合理安排著作结构,将写作研究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第三版中,Hyland对书本内容的结构框架进行了重新组织,调换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内容,将“写作研究”置于“写作教学”之前。这种位置的调整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教学与研究的经验上来说都更符合现实,写作研究部分介绍了与研究相关的诸多因素,如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研究问题、语料收集方法、文本研究方法等,这些为下文指导写作教学做了铺垫。当然,作者在写作研究部分也是结合实际写作教学的案例来阐释的。这种结构安排缜密,将写作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而不是把它们看作独立的个体。这也正符合Hyland关于写作的观点,即“实践-理论-实践”的内在循环。事实上,本书的第一版(即2002版)是Hyland首次以著作的形式直接关注教师和学生,这也是他自21世纪以来持续关注的对象。另外,Hyland在第三版的前言中指出:“我们仍然关注作者、读者和文本,这三个因素依然是本书的核心”(Hyland 2016:xi)。作者在本书中也确实如他所言,将这三个因素贯穿全书,把四个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本书服务于写作教学与实践的最终目标。
第三,采取多种方法增强著作的可读性。Hyland本人既是写作教师也是写作研究者,他对于这两方面的涉足使得他能够准确地预见读者的兴趣点和遇到的问题。他在写作中能敏锐地观察到读者的需求,他在本书中对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各种相关支撑性材料的使用增加了可读性,使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例如,他在书中嵌入大量方框,内含学术引用以及需要强调的概念。这些内容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研究和教学小组讨论的部分,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另外,本书还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信息,包括相关的著作、学术期刊、学术团体、学术会议、在线讨论小组、数据库等等,可用于写作的扩展阅读。同时,作者通过写作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的大量实例对相关术语进行清晰界定,在行文中不断提醒读者不同部分之间的关联性,这些都说明作者在本书写作中对读者的关注,以实际行动践行他多次强调的读者意识。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比如,它未能区分第一语言写作和第二语言写作。写作本身的复杂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一语写作环境和二语写作环境的差异,以及不同写作群体的特征差异,未来对于写作的探讨应将写作环境和写作群体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以使写作框架更具说服力和解释力。另外,本书对于写作教学与研究的探讨多限于宏观层面,若能兼顾微观方面,则对于写作教学与研究指导的可操作性会更强。
总体来说,Hyland在本书中的学术观点对写作教学与研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除了介绍写作领域最前沿的教学和研究成果,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和研究者可以将此书作为参考书以回顾和反思写作教学和研究实践,此书还可作为从事写作教学的教师职前和职中的教育培训材料。毫无疑问,本书将会和Hyland的其他学术作品一样,受益于世界范围内的写作教师和研究者。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写作教学与研究》评介

下一篇: 《写作教学与研究》评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