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寓教于研,创新型轻工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更新日期:2019-06-19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17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为了推动传统轻工人才转型发展,本培养模式拟践行NABC思想,并提出三种改革教育模式,进一步探究创新型科研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围绕开拓研究生的创造

 
为了推动传统轻工人才转型发展,本培养模式拟践行“NABC”思想,并提出三种改革教育模式,进一步探究创新型科研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围绕开拓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拓新领域的能力、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学术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轻工学科研型人才。
(1)“NABC”创新教育模式是对理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改革创新工具。NABC代表需求(Need)、方法(Approach)、优势(Benefit)和竞争(Competition),它主张以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为学习载体,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与需求,认识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通过实践的方法与自身专业课程有机联系,掌握所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竞争优势,进而有力地开展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即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科研实践的方法、发挥自身专业竞争优势、在交叉学习优胜。
达到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即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的和职业的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旨在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出一个合理的、完整的、通用的、可概括的教学目标。
(2)寓教于研,采用三种模式对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即“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该注意软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多元化的设计;同时,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新时代大学生个性鲜明的特点,因“材”施教,同时兼顾用人单位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按“需”培养,从而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6]。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打造学生的多元化能力,从而满足用人单位的多元化需求,帮助学生在就业中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研究”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的、探索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要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通过应用知识完成研究型的学习任务,树立科学观,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动机。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更重视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7]。
“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三点: 首先,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育人,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高等教育要想达到此目的就需要合理把握学生们的个性特点,通过合理引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其次,从学生本体出发,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性化教育管理,教导学生懂得感恩、宽容、理解等,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发展目标。最后,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8]。
在培养方案修订方面,倡导师生共同参与课题的选定,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同时开通基础、专业课程和实验仪器设备、软件的培训操作课程,形成研究型的教育教学氛围;在实践环节方面,加强锻炼学生实践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学生为本,逐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传统轻工类应用型人才较快转为创新科研型人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寓教于研,创新型轻工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下一篇: 寓教于研,创新型轻工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