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延明等认为数学文化的方法论是“具体与抽象”、“演绎与归纳”、“发现与证明”、“分析与综合”,数学文化的一般方法是“类比法”、“归纳法”、“化归法”、“约定法”、“迭代法”、“论证法”、“逐步逼近法”[6]。
王宪昌、刘鹏飞等指出“数学文化的研究方法,不是数学的方法,不是数学哲学的方法,也不是数学史的方法,数学文化会利用上述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文化学的观念与方法”[7]。由此他从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出发,提出数学文化的三个基本方法“客观观察法”、“历史溯源法”、“跨文化比较法”[8]。
根据数学文化的定位,数学本身是一种文化,那么以往研究数学各个学科的方法放在数学文化的研究上就不那么琴瑟和鸣。怀尔德是受到人类学影响才提出数学文化的概念,那么研究数学文化,应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才更加相得益彰。
因此,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出发,结合王宪昌提出的方法,对数学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以下探讨比较。
文化人类学学者孙秋云等人认为“一般而言,文化人类学家在从事具体的文化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是,往往采用田野调查、民族志、跨文化比较、主位与客位为研究、大传统与小传统以及影视记录与表达等六种方法”[9]。
1.田野调查法
简单的说,田野调查法是研究者深入到一个社会或人群中,对其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行较长时间的亲身观察和研究等的工作[10]。这种方法的研究对象是和研究者生活于同一时期的人群,同时受到的时间因素、环境因素和主观影响较大。相比于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工作者,倾向数学研究的工作者并不适合采用这种研究方法。
2.民族志
西方学者认为民族志是针对某类人群及其文化进行详细描绘的一种方法,它研究的是特定社会中的人群的日常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11]。从这个角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可以应用到数学文化的研究中,也就是针对数学领域主体人群的日常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进行探究。但从这种方法的专业性考虑,由文化人类学家来做更深入的研究更为适合。
对比王宪昌提出的三种方法,可以笼统的将“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归到“客观观察法”中。即以理性思维,公正客观地分析数学领域主体人群所体现的数学文化。
3.跨文化比较
人类学家在具体分析人类群体的文化现象时,分“历时态研究”和“共时态研究”两种方式;一般而言,“历时态研究”是历史纵向的研究分析,而“共时态研究”是特定时间内的比较分析;这种共时态研究在人类文化学中称为“跨文化比较”[12]。
基于上述描述,王宪昌提出方法“跨文化比较法”可以近似等价于人类文化学中的这种“共时态研究”。对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体现的数学文化进行分析比较。而“历史溯源法”可以等价于“历时态研究”。即对不同历史时期,基于数学史的事实,对同一地域或同一民族体现的数学文化进行分析比较。
4.主位与客位研究
主位是指研究对象对事物的看法、解释等;客位指研究者等外来者对该事物的看法、和(所谓)公正客观的解释[13]。即使对同件事物,主位和客位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作为数学主体的人群和非数学主体的人群,以及不同的数学主体人群对于数学的看法、解释、习惯、价值观、行为模式也有很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