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脱贫攻坚释放模式经验:角色定位、作用机制与乡村振兴
 
更新日期:2019-06-20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20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具有现实和理论逻辑的关联性,两者之间存在的互涵性关联,决定了脱贫攻坚所内涵的内容、机制与运作模式可与乡村振兴形成具体的衔接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具有现实和理论逻辑的关联性,两者之间存在的互涵性关联,决定了脱贫攻坚所内涵的内容、机制与运作模式可与乡村振兴形成具体的衔接场域,集中表现为脱贫攻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所承担的角色与作用方式。
(一)产业奠基:脱贫攻坚与乡村的产业振兴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70%的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 李博 左停:《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化扶贫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以Y村大棚蔬菜产业扶贫为例》,《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第66~73页]],而且产业扶贫带动的脱贫人数也最多[[[] 余欣荣:《产业扶贫助力3000万贫困人口“摘帽”》,http://www.gov.cn/xinwen/2016-10
/16/content_5119954.htm.]]。因此,将产业与扶贫融合起来,借助产业带动贫困户以实现可持续脱贫成为总结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主要经验。不同于市场中的产业发展,产业扶贫融构政治逻辑、市场逻辑和贫困户的生存逻辑三者为一体,其成功机理在于实现了三者逻辑的统一。具体而言,一是立足于贫困地区独特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因其具备差异化和不可复制属性[[[] 朱启臻:《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产业——产业兴旺的一种社会学解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89~95页]],故而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政府通过推动“一乡一业”或“一村一品”,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发挥品牌规模效应,从而达到贫困户脱贫之目的。二是开展以规模化和组织化经营主体带动的产业扶贫方式,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村集体与贫困农户建立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脱贫。三是立足于贫困农户自身生计资源和贫困地区生态资源,发展多样化的小农产业扶贫,政府采取“超市场强制”的方式实现小农产业产品与消费市场的固定对接。随着深度贫困攻坚战的推进,政府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医院、机关食堂,以缓解产业扶贫面临的市场风险。产业扶贫不仅取得卓越的减贫成效,而且实现了贫困地区产业的初步发展,为产业振兴的实现发挥了奠基性效能。该效能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首先,特色产业扶贫的发展为品牌农业等高端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提升了农业竞争力;其次,在组织化经营主体带动的产业扶贫中,农户通过与经营主体的互动,提高了自组织水平和能力,进而为实现农户组织起来的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多样化的小农产业扶贫,充分挖掘和开拓农业和农村多种功能和价值,多种功能和要素的相互配合,为“融合农业”或“六次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人才储备:脱贫攻坚与乡村的人才振兴
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是中国特色扶贫的重要经验,其机理在于始终坚守“脱贫攻坚与锻炼干部、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将“脱贫攻坚”视为锻炼干部的“炼钢炉”和识别人才的“筛选器”。其具体机制归纳如下:一是在锻炼干部层面,通过脱贫期间保持党政干部职位稳定,落实责任,实现扶贫绩效考核与职位升迁相挂钩,创新基层干部选用制度,贫困地区优秀村干部通过选拔可以招录为乡镇公务员;二是在人才培养层面,建立乡土人才塑造与外部人才吸纳双重机制。四川针对深度贫困县实施“一村一幼”、“一村一医”、“一乡一全科”、“一村一农技员”“一户一能手”等培训机制,重塑乡村人才[[[] 李琼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人才培养宜先行》,http://comment.scol.com.cn/html/
2018/06/011006_1709117.shtml. ]]。而通过将扶贫绩效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吸收为公务员,则实现人才的外部引进。通过上述机制的落实,不仅为脱贫攻坚提供巨大的智力支持,而且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储备和经验借鉴。在脱贫攻坚战中表现优异的领导干部和乡土人才均可以直接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同时在经验借鉴层面要构建领导干部与乡村振兴绩效考核联结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和乡土人才培训进行人力资本开发,实现内部人才重塑,而通过推行“定制村官”试点和新乡贤吸纳实现外部人才的引进,进而在实践乡村振兴的征途中培养更多的“一懂两爱”人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脱贫攻坚释放模式经验:角色定位、作用机制与乡村振兴

下一篇: 脱贫攻坚释放模式经验:角色定位、作用机制与乡村振兴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