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工业技术 » 正文
强力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
 
更新日期:2024-11-11   来源:   浏览次数:46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鹤壁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开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南水北调办的精心指导、大力支持下,市南水北调办围绕2013年

 
       鹤壁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开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南水北调办的精心指导、大力支持下,市南水北调办围绕“2013年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配套工程和中线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同步达效”的总目标,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克难攻坚,强力推进配套工程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管沟开挖52公里,管道铺设40公里,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一是征迁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已移交永久用地48 亩,移交临时用地5008亩,占总量的107%;完成了20户农村和城镇居民以及所涉及的44家农副业、个体工商业、工业企业、单位等的搬迁和安置;完成了587条(处)专业项目的迁建,占迁建任务的98.7%,剩余8条(处)均为就地保护项目,专项迁建任务基本完成。

       二是工程建设总体进展位于全省前列。累计完成投资52619万元,其中征迁工程完成投资11194万元,建安工程完成投资14671万元,管材完成投资26754万元。完成土石方开挖350万立方米,占年计划的84.1 %;土石方回填190万立方米,占年计划的50 %;混凝土浇筑2.1万立方米,占年计划的36.8 %;管沟开挖52公里,占年计划的86.7 %;管材生产完成46.5公里,占年计划的76 %;进场管材45公里,占年计划的74.2 %;管道安装40公里,占年计划的66%。总体进展位于全省11个受水市前列。

      三是质量和安全处于可控状态。始终高度重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持续高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加强和规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相关要求;切实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紧盯关键部位,严把材料进场关,加强关键工序考核,严控过程,严管重点;坚决对质量安全问题实行“零容忍”,以铁的心肠、铁的手腕、铁的纪律,严抓严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通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全市配套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总体受控,保持了无等级事故发生和无人员伤亡的良好态势。

      四是招投标及资金管理严格规范。招投标方面,按照省南水北调办和市纪委要求,对招投标实行“合理低价、随机抽取”的评标办法,开标评标场所分离,由省南水北调办、市纪委、监察局、检察院预防办等部门进行全程监督,做到了全程阳光操作,确保了招投标工作公开、公正、公平。配套工程共28个标段的招投标工作已于2013年1月底全部顺利完成。资金管理方面,始终把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程序,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合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对资金的拨付、日常财务收支、往来款项等重要经济事项建立审批制度,制定了内部财务管理及资金管理制度;对配套工程资金使用管理进行内部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会议,认真梳理,逐一整改落实,完善资金使用管理规程,保障了资金使用规范、廉洁、安全、高效。

       五是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工作责任落实。市建管局实行建管工作周例会制度,坚持每周一召开一次中层领导以上人员参加的工程建管例会,听取上周工作汇报,安排本周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建立参建单位周例会制度,每周召开工作汇报例会,及时反映、解决问题。建立日进度报告制度、周统计制度,并在每周例会上研究解决。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市建管局依据《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督查奖惩办法》、《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劳动竞赛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制定了《鹤壁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实施方案》。结合市总工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在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组织开展以“比工程质量、比安全施工、比建设工期、比技术创新、比文明施工、创和谐团队”为主要内容的“五比一创”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制定了《鹤壁市组织开展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项目“五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方案》,成立了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项目“五比一创”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积极组织配套工程各施工、监理、管材供货单位参与竞赛活动。根据劳动竞赛方案,定期对配套工程征迁工作、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对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和资金奖励。通过依靠制度机制规范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参建单位工作责任落实。




2013年9月18日

 

上一篇: 强力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

下一篇: 强力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