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滇西“杨梅酱”发展概况及原因分析
 
更新日期:2019-06-21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浏览次数:23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目前滇西杨梅酱在市场上的规模和数量较以往已大大减少,许多之前自己熬制的民众都不在熬制,只有部分彝民仍旧保持这个传统。生产加工仍以地方彝民自发

 
目前滇西“杨梅酱”在市场上的规模和数量较以往已大大减少,许多之前自己熬制的民众都不在熬制,只有部分彝民仍旧保持这个传统。生产加工仍以地方彝民自发组织的小农作坊为主,自给自足,效率低,产品生产能力有限。长期以往,彝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地方政策若不持续加以扶持,提高彝民生产制造积极性,势必会导致“杨梅酱”医药文化的逐步“消亡”。据考察,2008年以前,该地区“杨梅酱”人均食用率高达97%,熬制率达85%。无论彝民还是周边的汉民及其它民族的人群都会食用。而现在只有45%的人群仍旧食用,8%的彝民仍旧保持“熬药”这个传统。为了更好的了解相关问题,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设计、实地考察、采访访谈等形式,选取了滇西一带的400名相关彝民及周边食用者,对该区农户进行了实地访谈,得出了以下结论:
(1)自然生产能力有限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滇西“杨梅酱”的原产料杨梅青果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千里彝山,果树为野生矮树杨梅植株。这种杨梅与人工种植的杨梅相比,表面较坚硬,果肉酸而涩,咬下有一种胶粘味,自然生产能力较低。随着生态恶化和当地群众的频繁开采、乱砍乱伐现象,杨梅数量较以往持续走低,许多杨梅植株出现挂果小甚至不挂果的情况。加之野生植株生产效率低、受自然灾害等外界因素干扰大的特点,杨梅青果产量和质量都普遍不高,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市场上难以有充足原材料来支撑“杨梅酱”的制作和生产加工,故难以形成较大的规模效应。
(2)加工程序繁琐 难度高 出产率低
滇西“杨梅酱”的制作流程繁琐、程序复杂。据考察其制作流程主要由“采—洗—舂—拣—挤—熬”六部份组成。一般“采、洗、舂、拣、挤”五道程序比较简单,一天之内便可完成。难度最为复杂的是最后一道程序—“熬”。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熬”对火候、时间、熟的程度都特别讲究,要在熬制的过程中保证用火均匀,“熬”的过程要持续两天,期间必须保证杨梅汁“不漫不糊”,对人的技术和其它要求都特别高。此外,通过熬制出来的“杨梅酱”成品量极少,平均3000克青梅才能熬制出500克的杨梅酱汁,产出比极低。
(3)产品知名度低 消费者认同度不高
滇西“杨梅酱”目前主要的消费人群仅为当地彝民及周边少部分受其影响的汉民和其它民族人口,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加之产品纯天然、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多数以散户零售为主,缺乏品牌效应,故消费者对其认同度不高。
(4)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大量“杨梅酱”的功效被现代发达的医疗所替代,人们不再热衷于储藏“杨梅酱”来治理一些生活中的疾病。加之“杨梅酱”长期被应用于食品调味,致使人们忽视了其潜在的药用价值,无其它创新措施将其引入到前景更为广阔的医疗行业,其发展严重受限,无法实现长远持久的发展,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滇西“杨梅酱”发展概况及原因分析

下一篇: 滇西“杨梅酱”发展概况及原因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