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农业科学 » 正文
内涵界定:二元经济转换视角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更新日期:2019-06-24   来源:农村经济   浏览次数:32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市民化是二元经济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二元经济是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描述,是经济从完全依赖于农产品的传统一元社会转变

 
1.市民化是二元经济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二元经济是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描述,是经济从完全依赖于农产品的传统一元社会转变为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状态。二元经济转换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驱动,二元结构逐渐转化为现代一元社会,带来显著的增长效应并伴随着人口及社会关系的结构变迁。所谓市民化,则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逐步使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生产要素,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职业身份、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向城市市民逐渐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
二元经济转换既是农业人口市民化的社会变迁过程,同时市民化也是二元经济转换完成的重要标志。首先,工业化作为二元经济转换的“发动机”,带来产值结构的变化,也引导着人口及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改变着就业结构;其次,劳动力流动使人口向城市空间聚集,改变了人口的数量结构、空间结构与质量结构,城市化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及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最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进程中,市民化是其中最难但却最具根本性的转变,也是二元经济转换及现代化的最终归宿。
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次以“农业转移人口”替代过去惯用的“农民工”概念。农业转移人口是一个与所谓“三农”问题密切相关、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相生的人口概念。最基本的含义是指由原来农村的人口转变为城市的人口。但我国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界定,不仅有空间地域分布上的区别,还有由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进行的界定,也就有了农民与居民、市民户籍上的身份区别,使农业转移人口有了更复杂的含义,例如“农民工”这一特殊身份群体。二元经济转换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现在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农民通过迁移并逐渐转换成为城市人口、工人、市民的过程。
一是职业转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先表现为农民职业、行业的转换,即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在产业空间重新配置。农民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完成由农民到工人、服务员、职工、企业家等一系列职业身份的转换。职业转换不仅改变农民个体及家庭的经济收入,同时也构成整体经济结构“工业化”、“服务化”的基本内容。
二是空间转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其生活、居住场所由农村转向城市。这是现代产业发展对生产要素聚集的要求,也是城市经济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吸引。分散到聚集,劳动力在地域空间优化配置,完成人口消费、生活及发展的社会空间转换,亦即“城市化”。空间转换不仍改变着原来农村家庭的生活方式,而且深刻影响着二元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的变迁。
三是角色转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从农村人口转为城市市民,获得完整的市民权利,享有等同于城市居民的社会权利和公共服务。从职业转换到空间转换,最后是社会身份的转换,从心理认知和价值观的调适方面,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是“市民化”的核心内容和实质转换。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内涵界定:二元经济转换视角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下一篇: 内涵界定:二元经济转换视角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