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武汉非遗对城市形象的作用逻辑
 
更新日期:2019-06-24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浏览次数:22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理清城市形象与非遗的概念与关系及二者之间的作用逻辑对于阐释非遗助推武汉城市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概而论之,城市形象系统(CityIdentitySy

 
理清城市形象与非遗的概念与关系及二者之间的作用逻辑对于阐释“非遗助推武汉城市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概而论之,城市形象系统(City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主要包括城市理念系统(MI)、城市行为系统(BI)和城市视觉系统(VI)。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系统存在的灵魂,集中表现为城市的整体价值观及城市市民的价值取向,是城市的最高哲学。城市行为识别和城市视觉识别均是在城市理念识别的指导下进一步展开。非遗与城市的关系密切,城市中的非遗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场域,塑造着区域的文化氛围,丰富着城市的文化形象。以武汉市的国家级非遗“知音传说”为例,在理念方面,“知音传说”传达出的重视友人、寻找知己的友情观在当代仍具普世价值,“知音传说”在武汉的流传有助于引导形成重视友情的市民价值取向,有助于和谐社会氛围的生成,在行为方面有助于进一步修正人们的交往行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视觉方面,“知音传说”所关涉的知音广场、知音号等文化空间、旅游空间等也在丰富着城市的空间构造,展示着城市丰富多元的文化面貌。
提及武汉,映入人们头脑中的便是“江城”、“九省通衢”、“大武汉”等名词,从中鲜少能看到城市文化的缩影。非遗承载了城市文化,在丰满城市形象、凸显城市个性等方面作用突出。城市形象的塑造必然要观照历史,只有建立在历史文化积淀之上、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城市形象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与考量,盲目追求经济腾飞而忽略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城市的发展而言得不偿失。武汉市非遗种类全,丰度高,范围广,主要分布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等13个区内,拥有完整的10种非遗形式。民间文学类如黄鹤楼传说、木兰传说、伯牙子期传说、“贱三爷”的故事等;传统表演类如汉剧、高龙、武汉杂技;传统技艺类如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木雕船模工艺、汉绣艺术等。丰富的非遗资源是武汉人民的智慧结晶,展示了武汉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蕴藏着丰富的精神文明价值,有助于在武汉城市形象塑造中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从而增强武汉的文化标识,塑造独特人文的武汉城市形象。但需明确,在目前武汉市的非遗体系中,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可用于以下方面的城市形象塑造,而是要在具体方面具体分析,对非遗资源进行遴选,将最为合适的非遗用于武汉城市形象塑造,坚持合理筛选、有所侧重的遴选原则。
从非遗的视角出发,将其与城市形象的三大系统相联系,论述非遗作用于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作用逻辑。概而论之,武汉市非遗于城市形象塑造的作用逻辑主要可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见图1):
第一,非遗内含精神文化历久弥新,为武汉城市理念建设提供了积极的价值取向,有助于丰富更新武汉城市理念形象。发掘城市文化资源,保持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塑造城市理念、精神形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13](P206)武汉市非遗蕴含了历久弥新的精神文化,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精神导向作用。如“知音传说”中蕴含的“高山流水”的重友之情、“黄鹤楼传说”传达出的善恶观在当代社会对于人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武汉市非遗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产生于历代武汉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非遗凝聚了武汉人民的智慧结晶,可在城市理念建设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非遗中蕴藏的历久弥新的价值观念为武汉城市精神、文化观等形成提供精神来源与文化灵感,有助于凸显武汉精神的区域特色、更新城市发展理念。
第二,非遗内含制度文化正面积极,为武汉行为形象建设提供了正向的行为模式指导,有助于改善武汉城市行为形象。城市的行为识别系统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公民行为及城市活动。城市形象中的行为系统,就是要创造人的能动性,让人人都能够成城市形象的创造者和代表者。[13](P248)武汉非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类目,内涵着正向积极的行为指导模式,诸如“武汉杂技”传达的不懈努力和勇于创新、“木雕船模”工艺的精益求精等均传达出了鲜明先进的行为指导模式,都是当下可以重点利用的制度文化,将其作为改善和优化城市市民行为的重要抓手更有助于武汉市民产生文化认同,对其进行充分挖掘将对城市市民的行为取向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助推作用。同时非遗中的理念形象也将进一步具体映射,以非遗文化理念指导行为实践,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城市行为符号,改善城市行为形象。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武汉非遗对城市形象的作用逻辑

下一篇: 武汉非遗对城市形象的作用逻辑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