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没有“水”“火”的“荒原”:生存困境
 
更新日期:2019-06-26   来源:电影文学   浏览次数:18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电影《都灵之马》自始至终都着重渲染一种色彩灰暗、狂风呼啸的气氛,导演将电影的大背景放置于一片荒无人烟、尘土飞扬的荒原上有何深刻原由呢?首先,

 
电影《都灵之马》自始至终都着重渲染一种色彩灰暗、狂风呼啸的气氛,导演将电影的大背景放置于一片荒无人烟、尘土飞扬的荒原上有何深刻原由呢?首先,物理环境的“荒原性”使得故事的发生成为可能。正是因为主人公处于这片贫瘠的荒原上,所以他们没有充足的食物,只能靠一箱土豆充饥,女儿外出打水也显得十分困难,为之后与吉普赛人的交涉也埋下了伏笔。而马儿也因为恶劣的环境不愿出门、不愿吃草料。此外,荒原上除了一棵在狂风中顽强生长的树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动植物,没有任何明亮的色彩,这也为后来父亲和女儿多次坐在窗前的行为提供了一定合理性。他们只能通过这扇窗户观看外面的世界,门大多时候是关着的,然而他们唯一能看到的世界却是一片荒原,似乎唯一的希望也极为暗淡,又有什么能支撑他们无助的心灵,挽救他们的绝望?可以看到“荒原”意象突显了父女俩生存环境的恶劣,为故事的发生提供可能性。“荒原”象征着人类生存的艰苦的外部环境,扑面而来的“冷风”和“尘土”都象征着人类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阻力。我们仿佛像海德格尔所说的“被抛入这个世界中”,然后必须承受四面八方的冷风和尘土,一旦我们走出了自己的房子和外界接触,这种阻力就必定会出现。
其次,由电影中呈现的具体的“荒原”面貌,我们也能很自然地联想到人类精神的荒原。那是抽象的荒原,象征着人类的命运是遭到威胁的,这种威胁不仅仅来自于大自然,也同样来自于人类自己的同胞。正像苏联生态作家艾特玛托夫在《断头台》中所表达的那样,人类时时都处于危机中,人比狼或许更可怕。在精神的荒原里,每一个个体都是无力的、艰难的,没有太多可以倾诉的伙伴,“置身于茫茫人海你感到孤单;你离群索居,更感到孤单”[[[] [苏联]艾特玛托夫.断头台[M].冯加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45.]],人们每天都在重复简单的生活,却在这种重复中日渐衰老和迟缓。生存环境日渐恶化,一点一点夺走人们生活的激情,我们不再说话,不再微笑,目光呆滞,几乎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我们竭尽全力地生活,却被接二连三的磨难弄得疲惫不堪。我们感觉到了生命力的弱化,会害怕和愤怒,却对死神的降临无能为力。人类的精神世界恍如一片毫无生机的“荒原”,看不到希望。
除了“荒原”这个意象之外,电影还塑造了“水”的意象。女儿每天迎着大风去井边打水,这是一天希望的开始,打完两桶水回来,意味着他们新一天的生活还可以继续。而第三天,吉普赛人因水资源与他们发生争执,也可以看到生存资源的紧张和人类内部的竞争。父女二人洗衣服要水,煮土豆要水,马也要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物品。然而第四天,女儿发现井水干涸了。从电影的画面可以看出父女二人的惊恐和愤怒,但他们无能为力。我们不禁会想,此刻他们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仿佛在生命的悬崖上,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一边是死,一边是另寻出路。第五天他们打算搬家,事实上搬家未能如愿,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折返时的心情,或许真的就是感受到自己正向生命的最后尽头走去。没有水,怎么维持日常的生活?没有水,毫无希望。
令人悲哀的是,更难的处境接踵而来,这就是“火”的消失。第五天,屋子里突然变黑了,父亲让女儿点灯,于是女儿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屋子里的三盏灯,这三盏灯的存在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最后的挣扎,当那微弱的灯光一点一点变暗,我们又仿佛看到脆弱的生命被无情的死神一点一点夺走。最后灯熄灭了,女儿尝试着再次点燃却没能成功,父亲很执着,他不相信点不着,在尝试了多次后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时,最后的余火也燃尽了。他们没有照明的灯,没有取暖的火,也无法再做饭了。屋子里只剩黑暗和寒冷。“火”的意象和“灯”、“光”的意象是紧密相联的,它们都象征了生命的希望,它们的消失,也象征了生命的完结。而父女二人执著地尝试和挽救也象征了人类在生命尽头对生的渴望,象征了最后的挣扎,虽然没有结果,但人是不会放弃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没有“水”“火”的“荒原”:生存困境

下一篇: 没有“水”“火”的“荒原”:生存困境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