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   浏览次数:105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摘要:我国改革大幕的开启非常艰难,但此后的改革成果丰硕辉煌。事实雄辩地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


摘要:我国改革大幕的开启非常艰难,但此后的改革成果丰硕辉煌。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由于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具有艰巨性和风险性。因而,在改革过程中,要把握正确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等方方面面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改革  发展生产力  中国梦  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指出:开放也是改革。2012年11月21日,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2012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进一步指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总之,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在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小康社会的早日建成,以及实现“中国梦”等方方面面,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今天,值此我国改革开放35周年之际,撰写此文,以示纪念。

一、改革大幕的艰难开启和改革成果的丰硕辉煌

我国改革大幕的开启非常艰难,但此后的改革成果丰硕辉煌。

(一)改革大幕的艰难开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国农民率先迈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而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从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生产队(现为小岗村)率先开始。这个过程非常艰难。##end##

凤阳有个花鼓戏,它的旧词唱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里的朱皇帝是朱元璋,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出生于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凤阳位于淮河岸边,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这里的人们常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迫只好祖祖辈辈逃荒要饭。这种现象,即使在新中国成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没有多大改变,还要年年吃国家救济粮。严金昌是当年大包干的发起人之一,他说:你不知道,那时我们有多穷。一年打的粮食只够吃3个月,一过10月,人们就出去讨饭。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与困苦!

于是,1978年的一个冬夜,迫于贫困和饥饿的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聚集在社员严立华家破旧的茅草屋里,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地签订了一份“土地承包合同书”,也叫“契约”。 “契约”写到:“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契约”写好,18户代表含着热泪在上面按下了鲜红鲜红的手指印。

契约写得很悲壮。人们不禁要问:不就是分田到户吗,还要做牢杀头,有这么严重?因为当时农村实行的是搞了几十年的人民公社体制,而分田到户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否定。当年困难时期,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在农业受到严重破坏时曾支持过包产到户、分田到户的主张,但后来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又都遭到指责,被说成是“单干风”,搞资本主义,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所谓的“罪名”很多: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在农村问题上,说他大刮单干风,大搞责任田,包产到户。作为国家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都尚且如此,难逃厄运,更何况这普通的农民?

但此时的形势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打倒。1977年6月21日,原铁道部部长万里到安徽主持工作。1977年7月17日,邓小平恢复职务。当万里得知分田到户这件事以后,不仅没有反对和打压,反而却肯定和支持了小岗生产队的做法。认为:就当成试点吧,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即使失败了,也影响不了大局。

结果,实行“大包干”的当年,小岗生产队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22元的18倍。[1]包产到户不仅使小岗生产队结束了年年要吃国家救济粮、祖祖辈辈逃荒要饭的历史局面,而且还破天荒地第一次向国家交了4万多斤公粮。于是,当年当地农民高兴地编起了这样的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表面上看,成就的取得,好像是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的结果,而实质上,从深层次和理论上来说,是分田到户这种体制完全适应当时农村落后的现实生产力状况,从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产量的提高。

后来,凤阳花鼓戏的新词唱到:“淮河弯弯千里长,岸边有个花鼓乡。如今鼓乡换新貌,庄户人家乐乐呵呵奔小康。”农民丰收后无比兴奋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生活美好憧憬的真实写照,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分田到户的成效虽然十分显著,但当时围绕“分田到户”姓“社”姓“资”性质问题的争论却非常激烈。关键时刻,邓小平出来讲话了。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谈话,全面充分地肯定了农村的包产到户。不久,在邓小平的倡导下,这种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方式迅速推向全国,“大包干”的星星之火很快形成了燎原之势。

后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关注小岗村的发展。1998年9月22日,在改革开放20周年前夕,江泽民视察了小岗村。2008年9月30日,在改革开放30周年前夕,胡锦涛视察了小岗村,提出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早在1990年3月谈到农业问题时就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2](P355)胡锦涛在改革开放30周年前夕小岗村的讲话,正好与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二个飞跃相吻合。这显然是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变化发展的真实反映。

总之,我国改革的大幕,率先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艰难开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又从农村起步,然后,从农村到城市,再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全面展开。

(二)改革成果的丰硕辉煌

那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呢?

早在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已指出: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等等。[3]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今天有的数据已发生变化,如我国的经济总量现已稳居世界第二。

总之,概括地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4]

那么,为什么我国今天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巨大成就呢?因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含义

改革,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改变和革除那些不适应客观事物发展的制度、习惯和观念。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应该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变和革除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

既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就指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里我们需要把握两点:第一,我国的改革,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实质上,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因而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第二,我国的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因为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和矛盾的妥善处理,不需要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暴力行动来解决,而是完全可以通过统筹兼顾和逐步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关系来达到和实现。

(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理论,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需要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论证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他们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叫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叫社会形态。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在运动变化中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他们进一步分析,如果在阶级社会里,那么社会基本矛盾就具有对抗性,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因此,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毛泽东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

新中国成立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毛泽东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在1957年2月27日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讲话全面地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他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5] (P214)因此,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调节,不断加以解决,由此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

3.邓小平科学论证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科学地论证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他对此伟大贡献在于,根据不断发展的新实践,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实现这一制度的具体制度(体制)作了不同层次的区分。他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本质的体现,规定着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它需要而且也只能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而决不能废除和根本改变;但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体制)则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表现形式,反映着社会主义的个性或多样性,它完全可以进行根本性变革。

例如: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1978年前,我国是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到了1992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四大适时提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再到1997年,由于现实情况发生巨大变化,党的十五大又及时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可见,为了适合现实生产力状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相应地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所有制结构无论如何变化,公有制主体地位这一基本制度却始终没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即体制。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为我国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方法,让我们明确了哪些东西可以改,哪些东西却不可以改。如果没有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实现这一制度的具体制度(体制)作了不同层次的区分,而把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混为一谈,则势必会导致两种严重后果:一种后果是把改革具体制度(体制)误认为是对基本制度的改变,因而反对对具体制度(体制)作任何改革,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患得患失,迈不开步子;另一种后果是把对具体制度(体制)的改革变成对基本制度的变革,无论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还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等制度,都不管三七二十一乱改一通,结果使改革变成了“改向”,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将不复存在。

此后,党的其他领导集体在不同的时期和场合,都分别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理论,不断地加以重申、强调和丰富,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逐步得以发展和完善。

三、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方针

早在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就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6] (P113)既然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那么它就具有艰巨性和风险性。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方针。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说改革是我们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即相对于我国夺取政权并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那次革命而言的。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革命性的主要体现有三个方面:第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于改革和革命两者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而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第二,改革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变革。因为改革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的变革,而不只是对原有体制表面上的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改革比第一次革命的任务更为复杂、更为艰巨,同时还具有艰巨性和风险性。因此,改革必须要稳妥。第三,改革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社会生活等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巨大冲击,使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进行重新筛选和界定,相应地给人们精神状态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因而具有革命的性质。

(二)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方针

既然改革具有艰巨性和风险性,如果改的不好,则会带来国家混乱,民不聊生,甚至于红旗倒下。苏联由于改革失败而导致国家解体和共产党解散,已经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血的教训。因此,在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的,以稳定为前提和条件。

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方针。第一,改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7](P42)这是指导改革的一条重要方针。“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6](P118)第二,改革不能因循守旧,四平八稳,不能不顾条件,急于求成。[7](P42)因为改革涉及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走一步都会影响到千家万户,因此,问题和矛盾的处理,利益关系的调整,都必须要小心谨慎,防止和避免犯大的错误。

总之,改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不能因循守旧,四平八稳。但改革毕竟是有风险的,因此步子一定要稳,决不能不顾条件,急于求成。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改革必须要做到胆大、心细、步子稳。

参考文献:

[1]周裕妩.小岗村30年:从“分田”到“合地”[N].广州日报,2008-08-28(B7).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胡锦涛:3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8/12-18/1492607.shtml,2008-12-18/2013-08-01.

[4]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EB/OL].http://www.gov.cn/jrzg/2010-10/27/content_1731694_2.htm,2010-10-27/2013-08-01.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5.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5.



*本文系2011—2012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立项课题“缩小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路径分析”(批准号:AHSK11-12D309)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

下一篇: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