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大学生虚拟实践及其特殊性
 
更新日期:2019-06-27   来源:探索   浏览次数:20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虚拟实践主体的特殊性。虚拟实践主体是虚拟交往活动的承担者,其区别于现实生活主体的首要特征就是虚拟性包括身份虚拟和角色虚拟两方面。身份虚

 
(一)虚拟实践主体的特殊性。虚拟实践主体是虚拟交往活动的承担者,其区别于现实生活主体的首要特征就是虚拟性包括身份虚拟和角色虚拟两方面。身份虚拟即主体身份的电子文本化,帐号、网名、昵称等都是虚拟身份的外在表现;角色虚拟即以电子书写的方式塑造主体角色,供别人解读。当下大学生多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浸淫于虚拟空间之中,生活与虚拟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故而被称为“数字原生代”“网络原著民”。他们基本上都有多重虚拟身份并乐于挑战这些身份背后的角色内容,以大学生比较喜欢的多人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为例,里边设置了几十个英雄角色,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选择其中一个或在不同时间段里选择不同的角色。虚拟身份赋予了主体超越时空的能力,通过诸如对战等虚拟行为来展示自身的角色魅力,塑造出与现实生活主体并存又更具超越性和多样性的主体形象。它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体验,满足了大学生追求成功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因此,他们热衷并熟稔于这种“虚拟出场”,即身体在现场之外,但却能实时感知现场。可以说,高校思政课堂中“人在心不在”的现象、抬头率不高的问题都与“虚拟出场”密切相关。因为课堂纪律可以有效地约束大学生的“身”是否到场,但却无法约束大学生的“心”是否在场。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抓住大学生的“心”,建设大学生真心喜欢、满心期待的思政课堂。与其它网民群体相比,大学生善于学习、有知识、有创新力,拥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常常能够在虚拟空间中勇立潮头,引领风尚。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足够高的站位和足够好的网络修养,难以对网络社会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控。因此,他们也要承受沉重的信息压力所带来的焦虑和恐慌,甚至沉溺其中无力自拔。这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网络社会进行全面合理的解释,在虚拟空间插上一面鲜艳的红旗。同时,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大学生的困惑,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时代潮流与个人实践、国家发展与自我实现的结合点上,来进行虚拟实践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
(二)虚拟实践场域的特殊性。虚拟空间是大学生虚拟实践的场域,是“建立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上的人类交往实践活动的共同体”。与现实社会相比,虚拟空间具有虚拟性、自组织性和跨地域性等特点,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海量、自由隐蔽、开放共享的学习娱乐生活场景。只要有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大学生就可以轻松进入互联网,开展各种充满社会性、道德性和价值性的虚拟实践。在此过程中,大学生面临诸多自主选择和价值判断,譬如是否能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是否会下载不具版权的盗版音乐、是否可以偷窥他人的隐私信息等。虚拟空间就是一本活教材,大学生在这里所遇到的困惑和冲突,都会不同程度地塑造大学生的品格和心灵。当下,这本教材已深深地植入并将长期植入大学生的人生体验当中,对他们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互联网网站数量为544万个,APP在架数量为415万款,基本覆盖了游戏、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办公学习及其它各类网民需求。正如一个硬币总有正反两面,客观地讲,虚拟空间对大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中立的。因此,培植健康向上的虚拟环境,开展有益的虚拟实践以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网络化信息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但事实上,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比较缺乏 “虚拟实践”的向度,一方面,虚拟实践譬如网络游戏的“污名化”现象非常严重,玩网络游戏成为荒废学业的代名词。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足,对虚拟实践的引导仍处于分散的、自发的状态。思政课堂的理论教育与虚拟实践严重脱节,教育行为的针对性、亲和力及实效性不够,难以达到思想引领的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大学生虚拟实践及其特殊性

下一篇: 大学生虚拟实践及其特殊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