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日益得到强化。然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供求双方存在者严重的不协调现象。一方面,仅凭毕业生的简短自我介绍和几次面试接触,企业人力资源无法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全面考察;另一方面,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企业也存在很多疑问和问题。所以,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校企合作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专业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和拓展就业渠道,有利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择。
Coppers和Lybrand曾对美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对生产效率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生产效率比同行业高出59%左右[4]。由此可以看出,有效的校企合作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社会、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办学与生产的融合,达到三赢的局面。
目前国内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有一定规模的校企合作,但大都是以企业参观、调研为主的浅层次合作,校企双方相互渗透、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深层次合作的较少。对于国内一些成功的办学模式也没有加以总结推广,校企合作缺乏有效和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大部分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也以理论研究为主,与实践的相结合程度不够。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发展滞后。
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两种方法对国内外校企合作现状及典型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归纳、整理和分析,梳理国内外校企合作较为成功的办学模式。按照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及作用程度,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四类: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校企并重型、行业主导型。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丹麦“模拟岗”模式、荷兰“产业式”模式等[5]。德国“双元制”模式、加拿大“产学合作”、日本“产学合作”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属于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6-10]。英国“工读交替”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是校企并重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的投入相当,互惠共赢,培养的是综合型素质人才,合作层次深[6, 11]。
国内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多以职业学校案例分析为主,如李俊峰《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总结校企合作要坚持实现“三合一”、“四结合”、“五同步”、“六到位”[12]。张凯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出校企合作两个问题:如何调动企业积极性,如何做到“深入合作”[13]。
另外,通过对国内外校企合作教育成功模式的横向比较及发展历程的纵向比较,总结出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内校企合作发展现状及国内外发展成功经验。在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种类包括:(1)“2+1”人才培育方式;(2)订单式人才培育方式;(3)厂内设校;(4)校内设厂;(5)“借水行舟”式人才培育方式;(6)市场导向型的技术服务模式[14, 15]。其中隐藏了四个方面的不足包括:(1)目前校企合作尚处于浅层次;(2)国家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3)企业参与办学的意愿偏低;(4)舆论导向不利。我们可以从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成功经验中得到的启示包括:(1)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2)课程与教材的开发以能力为中心;(3)积极推行双证制度;(4)依托行业办学;(5)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据此对许昌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