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立竿当见影,万众共绘盛世景
 
更新日期:2019-06-28   来源:求实   浏览次数:22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9世纪30年代,林语堂在中国积贫积弱时说,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都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

 
19世纪30年代,林语堂在中国积贫积弱时说,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都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4]。当代的中国,怀揣着中国梦的国人,应以老先生当年之风范,来面对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讲事实,敢包容。
前世:封建制度荣耀过,埋下隐忧终酿祸。
中国真正有记载的历史,大部分时间处于封建制度当中。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任人欺凌的重要原因是受到封建思想的桎梏,因此我们激烈的抨击封建社会以求“矫枉”,但“过正”之后,应当敢于正视历史,给历史盖棺定论,并以史为鉴。封建,即封邦建国,在历史的客观角度上,由奴隶制的部族社会发展进入到有国家概念的封建社会,曾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封建制度下的中国曾长期领先世界。当然,封建制度并不完美,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古代,粮食单位亩产量较低,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农民去生产粮食才能填饱人民的肚子,就如我们现在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样,古人秉持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思想,长久施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其后果就是抑制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萌芽和发展,闭关锁国的近代中国,没有顺利的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被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国门。某种程度上说,这确实是封建思想桎梏的“原罪”。有功当表,有过当责,对历史过往的评价,既不能功过相抵,更不能倾向于一角。功过相抵,抹杀了历史的进程和民族的传承,倾向性则必然诱发偏激——过度的表功,容易沉醉于成就、产生“天朝上国”的自负;过度的责过,容易沉沦于挫败、产生奴颜媚骨的自卑。因此,中国应当更加客观、理性的审视历史,讲生动而真实的历史故事;中国应当不仅兼容并蓄的吸收外来文明,更应当平和的对待自身的历史,包容和宽恕“封建的原罪”。
今生:市场经济起步晚,包容增长谋发展。
西方近现代工业文明崛起,清政府却止步于封建社会、闭关锁国、不思进取,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随后14年抗日战争,摧毁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动摇了民族的发展自信。建国以后,经济凋敝,百业待兴,全国人民在摸索中艰难前行,在这个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改革的道路虽然不是一帆风顺,市场经济终究确立和发展起来了,40年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巨大成就之下,也必然有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不足。一方面,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完美,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经济才起步40年而已。40年于历史当中,不过惊鸿一瞥,拟人的话,它还是一个婴幼儿,也就是发展的最初期。一位朋友曾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她儿子熟睡的照片并配文:“儿子呀,妈妈非常能理解你那么小,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自己擦粑粑,但是为娘的实在不能理解,你怎么能连自己睡觉都不会呢?”是的,我们应实事求是的承认,年小的“它”——年龄上如同婴幼儿的中国市场经济——有不足,但是我们当有包容之心。不以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来高标准过度求全责备,而是允许它存在不足,理解它必然有不足,我们要做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偏差纠正偏差,以此保证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立竿当见影,万众共绘盛世景

下一篇: 立竿当见影,万众共绘盛世景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