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者在进行报道时形成“新闻价值要素”路径依赖,关注技术指标,轻视人的主观能动,简化新闻生产过程。
人民网深圳频道新闻记者之所以在报道“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时表现出的价值倾向偏差根源在于其对新闻事件事实性质判断的不准确,而这种不准确或者是被媒体解释为“失误”的操作和其业务操作的传统路径有密切的关系,这种路径就是新闻生产的“新闻价值构成要素”的路径。
新闻记者依据“新闻价值要素”标准对新闻素材进行筛选,找出关键数据,进行新闻报道的生产。新闻从业人员在接受学校教育、从事新闻实践的过程中,都接受并传承了这种路径。这种路径的依赖致使记者在面对信息来源时,本能的从中查找符合标准的数据,并进行模式化生产与报道。用单一、不变的价值维度对事件的所谓“新闻价值”进行计算整合,找出其中“统计值”最高的信息呈现给公众,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业界所谓的“被漂亮的新闻点遮蔽、被权威信息迷惑”的“失误”,而究其实质是对指标的工具性强调、是对新闻生产过程的简单化处理。
当前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所谓“数据新闻”、“机器人写稿”,也不过是“新闻价值构成要素”的升级版,我们甚至可以预测,这样的新闻“失误”在未来会越来越多。
2.“新闻价值要素”背后是科学主义主导的生产观,记者的个体性被遮蔽,个人价值判断能力被压制、扭曲。
对科学技术的推崇、对科学化生产方式的追求、对科学观念改变世界的期待是我们当前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在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新闻生产框架之内无论是新闻从业者还是新闻报道对象、新闻接受者,都成为这架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完全丧失主观性、个体性。“新闻要素构成”成为衡量标准,成为指导实践的技术指标,新闻成为“产品”而非“作品”,记者成为被“异化”的劳动者,“新闻内容”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面对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的追求,新闻记者只能成为一个组装者,而非一个创造者。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不仅是记者,任何普通公众都应该能在基本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对事件违反科学伦理的性质进行准确判断。但在技术至上、推崇科技领先的时代里,记者和当事媒体价值的天平失去了中心,记者作为个体的价值判断能力被压制、扭曲。
3.报道内容缺乏人文主义关怀,一方面体现为对贺的一面倒的绝对否定,一方面也体现为对此事件中当事双胞胎的模糊态度,新闻评论对相关内容失语。
媒介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进行相关报道,除对事件信息的最初的报道之外,媒体的后续报道表现出一致的口径,即站在贺的对立面对其进行声讨。无论是主流媒体的自主发声,还是相关部门急于撇清关系,亦或是行业权威扮演意见领袖,媒体没有试图去挖掘更多的真相,即没有从贺建奎——最主要的当事人——的视角进行的任何相关报道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不符合公众对新闻媒体全面展现新闻事实真相的基本期待。同时,对于已经出生的露露和娜娜,她们的未来、她们的生存、如何保护她们和如何保护全人类基因不受影响,这些议题也都没有出现在媒体的报道和讨论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