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供应商企业声誉与分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
 
更新日期:2019-06-28   来源:管理现代化   浏览次数:24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根据声誉信息理论,供应商声誉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机制,可以向其分销商传递供应商在分销能力、创新能力、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交易公平等方面的信号作用

 
根据声誉信息理论,供应商声誉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机制,可以向其分销商传递供应商在分销能力、创新能力、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交易公平等方面的信号作用。当分销商感知供应商具有良好声誉时,分销商会在情感上形成对供应商的认同、满意和忠诚等积极态度,可以为其提供一种隐性激励以保证其承诺行动。此外,根据声誉资本理论,企业声誉是一项颇具价值的、稀缺的无形资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能够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分销商一般会对具有良好企业声誉的供应商报有好感。因此,为了能和具有良好企业声誉的供应商合作,声誉的资本效应同样会激励分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动机。
分销能力,作为分销商判断供应商声誉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现为供应商的分销网络数量与质量上的集中反映,以及供应商建立和维持其分销渠道并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快速有效地达到其目标市场的能力。当分销商感知其供应商具有良好分销能力声誉时,映射出分销商对其供应商渠道关系管理能力的积极评价与感知。在这种感知情况下,分销商会更愿意与该供应商进行合作,为了维持长期合作关系,分销商更有可能通过一些自愿的角色外利他行为,如推荐、反馈等,来展示与该供应商之间的密切关系,反而从事投机行为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Keller(2003)认为,创新是影响分销商判断供应商声誉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创新性特质的供应商,会以客户为导向,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客户需求信息,降低合作伙伴的成本,会对研发进行大量投资,为 客 户 提 供 高 性 价 比 和 量 身 定 制 的 产 品 或 服 务。分销商普遍对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供应商报有好感(Hutton等,2001),当分销商感知其供应商具有良好创新能力声誉时,基于自身感受和他们对供应商感受的本质重合,无形中会对供应商产生心理上的依附,会主动关注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利用其与终端客户相近的优势,为供应商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信息。
企业社会责任是分销商判断供应商声誉的重要维度(Selnes等,2000;Zeynep等,2004;高维和等,2010)。企业社会责任感强的供应商,能彰显其对社会责任态度和道德情感的追求,意味着企业超越为自身商业利 益 需 要 所 负 担 的 必 需 社 会 活 动 以 外 的 对 社 会 所 做 的 贡 献(Zeynep等,2004)。当分销商感知其供应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时,映射出分销商对其供应商因履行了超越自身商业利益的社会责任行为的尊敬,进而产生情感与认知上的认同,对该供应商从事投机行为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反而会关注与重视该供应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分销,激励其参与到企业的相关行动中(Du等,2015),甚至会通过补偿供应商或者奖励供应商方式来确保其社会责任行为(Pedersen和Andersen,2010)。此外,根据新制度理论(DiMaggio and Powell,1983;Scott,1995),本研究认为供应商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会对分销商产生制度同构性压力,要求其分销商从事相关社会责任行为,而分销商为了获得相应名誉,让社会知晓“我是它的合作伙伴”,也会愿意服务于来自供应商的要求,更有可能通过角色外利他行为,如推荐、助人、反馈等,来展示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密切关系。
公平交易也是分销商判断供应商声誉的重要维度(Anderson等,1992)。根据渠道公平理论,公平交易声誉是合作伙伴在与该供应商的交易关系中所获得公平感知的整体性评价。当分销商感知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公平交易声誉时,意味着该供应商在保障合作伙伴利益上具有较高的名声,与其交易关系也很融洽,进而促使分销商为进一步在未来得到公平的预期,分销商会自 觉 做 出 有 利 于 渠 道 关 系 发 展 的 行 为,而 将 破 坏 渠 道 关 系 的 投 机 行 为 消 灭 或 控 制 在 一 定 范 围 内(Luo,2007)。相反,如果供应商在公平交易声誉上受损,就意味着分销商感知与其供应商合作交易时在交易分配与交易程序上受到了不公平对待,进而感知利益受损。在这种情况下,自 利 倾 向 会 驱 使 经 销 商 采 用 投 机 行 为(如 主 动 违 反 合 作 协 议,或 被 动 消 极 抵 抗等)来以弥补分配不公或程序不公带来的损失(Samaha等,2011)。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供应商企业声誉与分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

下一篇: 供应商企业声誉与分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