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国的地望古籍中也有记载,认为其“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那么这个封嵎之山在哪里呢?夏星南先生文章中指出“关于防风氏国的国土疆域,或者说它的统治范围,根据浙江湖州、杭州府志及一些县志记载:德清‘古防风氏之国’,湖州(吴兴县)‘古防风氏之国’,安吉‘古防风氏国西陲。’长兴县‘防风氏国在焉。’余杭县‘金鹅山,防风氏都此。’于潜县‘于潜又有地风山,……杭州府志谓古防风国似在此。’”
今日的良渚卞家山遗址正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距离湖州很近,在德清县正南,而安吉正位于良渚遗址西北部,符合“西陲”之说。县志成书的明清时期远在近代良渚遗址发现之前,所以其伪造的可能性不大。关于防风国的记载可能是故老相传,虽有讹误,但不会完全空穴来风。在如此一致的年代中,地望也完全相似,很难说防风国与良渚文明是两个不同的文明。
大禹在会稽山诛戮防风氏,那么会稽山何在呢?董楚平在《〈国语〉“防风氏”笺证》中认为会稽有三,并以山东为最早。良渚文明在江南,会稽山却不应是江南地区的会稽,大禹是不可能在防风国势力范围内诛戮防风氏的,夏朝即便再强大其势力范围也不可能蔓延到长江流域乃至钱塘江流域。从夏王朝的统治中心来看,这个会稽应该在山东地区。防风氏延误大会,来晚而被杀。但上古史料也不可全信,防风氏可能为大禹所杀,但诛戮的原因可能是战争也可能是仅仅因为迟到,但大禹杀防风氏的目的一定是政治目的。
防风氏究竟有可能来到山东地区吗?在大汶口文化的新沂花厅发现了良渚文化晚期的大墓。“在遗址的北区清理出10座大墓,其中有8座大墓存在人殉现象,共出土良渚文化玉器378件,含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早期的陶器345件,含有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特征的石器37件。”[ 《“江南地区”良渚文化晚期人的迁徙地及迁徙原因》,林志方]从其中已经出现人殉现象,也说明其已经出现了等级分化,而大汶口文化则普遍是没有这种现象的。所以该墓葬确定是良渚文明无疑。而且从这些文化遗存分析其并非与大汶口文化是有机结合,而是明显地有区分,没有相融,这很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