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中国社会审美热点问题刍议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浏览次数:42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国社会审美热点问题刍议[摘要]要明确人们的劳动只有与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材料相结合才能创造财富,这一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唤起人

 

中国社会审美热点问题刍议

[摘要] 要明确人们的劳动只有与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材料相结合才能创造财富,这一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唤起人们对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尊重,增强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在创造财富阶段,既要注意生产方式可能对自然界造成污染和损坏,也要珍惜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物质材料,注意保护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能力;在使用财富阶段,人类创造的财富可能对自然界造成危害,要增强对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补偿和恢复意识。通过社会审美培养人们的健康心理,将理想境界与人们的微观审美活动密切地结合起来,通过审美示范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审美;热点问题;理论探索

社会审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方式,在宏观上具有社会性,在微观上与每个人的审美意识、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它可以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的精神风貌。社会审美意识的积极而有效的培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正相促进作用。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审美的大环境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向善向美的愿望普遍增强,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澄清和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通过积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加以解决,本文抱持这样的初衷,拟对这些问题做些初步探索。

一、劳动与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相结合创造财富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科学先进的建设理念。当前,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观念和实践两个方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一个重要思想:社会财富具有双重属性。

(一)唤起人们对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尊重

我们倡导和积极推进社会审美,要明确人们的劳动只有与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材料相结合才能创造财富,这一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唤起人们对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尊重,增强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P373-374)他解释道,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1](P379)肉食引起了两个新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进步,即火的使用和动物的驯养,前者更加缩短了消化过程,后者使肉食更加丰富起来。这样,对于人来说,这两种进步就直接成为新的解放手段。正如人学会吃一切可以吃的东西一样,人也学会了在任何气候下生活。仔细体会恩格斯的这些话,我们能深深感受到,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材料对人们的劳动乃至劳动创造是多么重要!在当前,要“将审美追求融入科技活动中”,[2](P181)以极大的信心和热情唤起人们对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尊重。##end##

(二)人应当对自然界承担更多的义务

人善于把劳动与自然界提供的资料密切地结合起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人分布在所有可以居住的地面上,人是唯一能独立自主地这样做的动物,其他的动物,虽然也习惯于这种气候,但这不是独立自主的行为,而只是跟着人学会这样做的。人们从原来恒常炎热的地带迁移到比较冷的、一年中分成冬季和夏季的地带,就产生了新的需要:要有住房和农服以抵御风寒,要有新的劳动领域以及由此而来的新的活动,这就使人离开动物越来越远了。恩格斯说:“由于手、发音器官和脑不仅在每个人身上,而且在社会中发生共同的作用,人才有能力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动作,提出并达到越来越高的目的。劳动本身经过一代又一代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化了。除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之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伴随着商业和手工业,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法和政治发展起来了,而且和它们一起,人间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宗教,也发展起来了。在所有这些起初表现为头脑的产物并且似乎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创造物面前,劳动的手的较为简朴的产品退到了次要地位”,人的头脑的发展和活动在劳动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恩格斯的意思是说,人的智力比别的物种高,从自然界摄取的物质材料也更多,理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义务,包括,谨慎使用物质材料、节约等义务。

(三)要促进人的劳动与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能力的和谐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人们似乎都知道要反对人与自然界的对立,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那么究竟应该怎样保持两者的和谐、注意把握哪些关键环节呢?我们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促进人的劳动需求与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能力的和谐。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人都必须经由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因此,恩格斯主张“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和谐”,在这里他指的是,人的劳动要与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保持和谐状态,他坚决反对“二者的两极对立”。[1](P386)恩格斯的意思是说,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考虑人的劳动及其创造力,又要培育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密切关注和珍惜大自然提供材料的能力,树立并不断地强化既热爱生命又热爱自然并超越生命的审美理想和人格追求。

二、注意从“创造财富”到“使用财富”两个阶段思考和解决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建设方式和意义表达上呈现出巨大的时代性变革。在当前,我们保护自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注意把握好两个关键环节:根据恩格斯的观点,在创造财富阶段,人类的劳动必须与自然提供的物质材料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在这个阶段,既要注意生产方式可能对自然界造成污染和损坏,也要珍惜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物质材料,注意保护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能力;在使用财富阶段,人类创造的财富可能对自然界造成危害。这两个阶段是劳动、劳动的物质材料从初始阶段到劳动产品再到使用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我们应该在经济实践和决策领域密切关注这两个重点环节的工作。

(一)要保护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能力

在劳动的初始阶段,人们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要树立和不断地强化保护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能力的意识。传统的生活方式注重物质化生存,这与过去物质财富匮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要生存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然而我们发现,这种生存方式对人生的评价往往不太注意过程,而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取得的结果上:看人们获得的财富是否足够多,职位和社会地位是否足够高等等。[3](P148)如果一个人成了富豪,拥有豪车、豪宅、巨额的金钱,娶了漂亮的妻子,或者做了高官,这就是成功的,至于个中的过程嘛,人们过问和关注得则比较少。这种观念隐含的质疑是,过于注意物质在人生中的作用,一方面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忽视了人对自然物质材料的占有的回报意识,因而不论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讲都与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先进的理念不相符合。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在劳动中,面对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材料,要强化保护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能力的意识,使之成为社会审美意识培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要增强对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补偿和恢复意识

要以情感体验为重要手段,不断地培育和强化对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补偿和恢复意识。在这里,有必要对主观上的浪费奢靡再作些剖析,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和测算,全国每年浪费粮食的碳排放量在600亿公斤以上,浪费的粮食够两亿人吃一年;全国烟民每天少抽一支烟,一年就可以减少碳排放量12.775万吨,上街时少用一个塑料袋,可以减少碳排放量0.1克;一公斤汽油排出的二氧化碳需要四棵树1个月才能够吸收。[4]这种节能减排、保护自然的精确计算观念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问题在于,在人们已有的理解和阐释中,多强调财富燃烧、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而对于自然界为人们生产这些财富提供的物质材料比如土壤、空气、水、石油等却极少考虑,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忽视源头上的治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对人们强化大自然的补偿、恢复观念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们既要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又要有积极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睿智,必须从“自然提供材料”和“财富可能对自然造成的危害”两方面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主体价值判断的社会审美视角

就一般情形而言,如果细细体味人生便会发现,在期望与现实之间,好像总会有不小的距离,正所谓幸福无上限,不幸有下限。“幸福无上限”是说,精神上的满足感并不总是与物质上的富裕程度成正比,有的人已经相当富裕,可就是感受不到幸福。这样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看似很能难解决的问题:再聪明的人,也难以制定出几条幸福人生的物质上限标准。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议论,比自己更富有、更高贵、更健康的人多了。这说明,仅以物质财富论幸福,似乎幸福总是达不到主体的要求,也等于告诉我们,审美意识的培养对人们增强幸福感、控制不幸的情形具有重要作用。

(一)强化社会审美意识是提高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社会审美作为增强人生幸福感的重要手段,需要审美智慧的启迪。我们必须懂得,一切对人类有着积极意义的关怀都是用精神手段调节人们的心态,都是在帮助人们寻找人生的幸福感。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生活之美、人生幸福感可以通过强化社会审美心理调节来获得。人不是纯自然的存在,除了遵从纯自然法则之外,还要遵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规约。我们无法制定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物质幸福线,到底赚了多少钱、房子住多大,位置有多高,才算幸福,然而我们可以创新创新社会审美方式方法,提升幸福感受。情感是人们的一切生活追求的原动力,要强调人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程中的精神追求,强化情感认同,提高审美境界。社会审美虽然是一种感觉,一种经验,但是这种更高境界的人生实践活动需要开启人们的审美智慧,需要运用社会审美的辩证思维方法对人生的基本事实进行揭示。要把生命历程看成是与自然、与社会保持和谐状态的过程,追求劳动与自然界提供物质材料的和谐,追求使用财富过程中与自然界的和谐。通过社会审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须注意:社会美好事例的境界越深远高妙,其对人们的感染力就越强烈、越悠久。我们进行社会审美的目的,是要将审美境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而不是进行泛泛的、应景式的意念教育;要充分发挥审美创造的作用,通过直观形象的、富有感染力乃至震撼力的社会美好事物的典型事例进行教育,以期收到长远的、历久弥新的效果。

(二)要通过社会审美使不幸的人扬起生命的风帆

就一般情形而言,不幸与幸福的感受恰恰相反,即是说,许多人生活在幸福之中,却不以为然;反观那些不幸者,如果自以为不幸,则真的处于不幸的状态之中,这是道德领域的一种重要的价值判断,比如,一个人得了重病,又无足够的钱医治;又如某人处于贫困之中,这肯定是不幸的。然而,面对不幸,人们采取的态度却是可以选择的:有的人面对不幸消沉了,或者被击垮了;面对不幸,勇于担当,用自己的意志与命运抗争,总会有喜人的收获。最近,党中央强调,我们的社会管理一定要切实起到托底的作用,这又从另一个角度彰显了我们的社会向善向美的崇高的价值追求。我们倡导社会审美,就是要让人们以深厚的情感和富于感召力的方式去关护现实世界,要守住贫困的下限,还要彻底消除贫困,社会要对那些有着不同境遇的不幸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献出关爱之心,使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平凡而伟大的建设者都成为幸福的人,这是我们的社会审美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既要使我们的社会管理追求脚踏实地的和谐,又要使所有贫困和不幸的人勇于扬起生命的风帆,保护和促进社会美好事物大量涌现并充分发展。这种境界,体现了人的自然生命历程的谦和及博大的胸怀,标志着人们面对复杂人生的坦然与进取。

四、要积极地用审美的方法进行社会治理

在我国当下的社会里,尚存在一些与社会美不相符的事物,这便是在社会的某些角落仍然存在的消极现象、丑恶现象,包括违背生活常态的畸形和道义上的“恶”等等,消极现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难以发挥正相促进作用,“恶”的事物更是如此,“恶”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形式和内容的反社会性,对社会秩序构成现实的威胁和危害。以下谈谈如何用社会审美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治理。

(一)通过社会审美培养人们的健康心理

运用社会审美的方法消除某些人在现实中产生的苦闷和烦恼,要致力于为这些人心理上的扭曲找到一条合适的通道。苦闷和烦恼,是人的一种心理,也是人之常情,如果是暂时的,则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如果这种心境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则可能对社会审美环境的优化产生阻碍作用。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消极情形与主体缺乏辩证的思维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反作用的,处于苦闷和烦恼中的人们,应该多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角度思考问题,应该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相关事物,注意从普遍联系的事物中发现“外显”的和”潜在”的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造福于千千万万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的事业,生活中暂时的曲折,仅仅是光明而美好前途中的小小的驿站,都会通过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加以克服的,光明的前景才是我们思维、生活和实践活动的主流。

(二)要以“审”的眼光对社会丑恶现象进行甄别和纠正

审美的眼光贵在“审”,在当前,我们要积极地行动起来,对社会某些丑恶现象进行甄别,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倡导的精神为标准进行纠正。在我们的社会里,“丑”、“恶”不能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那么,在现实中,丑恶现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在现实中,主体间发生直接的利害关系时,有些行为便成为“丑”,造成了某些人与群体、与组织、与社会等的不和谐;“恶”原本是伦理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一般用来指生活中违反人的本质的、对社会发展起反动作用的事物,它以粗暴的形式对我们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加以否定,对人直接构成危害的事件当属此类,如恐怖袭击事件,凶杀、欺诈等等,社会上的这些丑恶现象的主要特征是,它的伦理学视野里的内容代表反动,与“真”相矛盾,与“善”相抵触。如果把这些事物上升到社会审美的层面,我们除了要考虑它内容的反社会性、违反人的本质力量建设的因素之外,还需考虑它的外在形式,即是说,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要以社会美的标准对其进行“审”。事实上,社会审美视角里的“丑”与“恶”,对弘扬我们社会里的美好事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倡导的精神、以社会美好事物的标准去审视它们,发现它们危害社会的本质特征,用社会美好事物对其进行正面影响,用美好事物去挤压它们的生存空间,运用法律、道德、舆论、社会审美等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我们的社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三)将理想境界与人的微观审美活动密切地结合起来

在当下中国进行社会审美,应通过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实践活动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注意把审美理想境界与微观审美活动密切地结合起来。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同社会丑恶现象进行坚决而卓有成效的斗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社会丑恶现象表现形态的特殊性:有的既是假的,又是恶的,还可能是怪的;也可能是假丑恶的复合形式,表现为假与恶、假与怪、恶与怪、怪与假的结合等等。社会审美的过程始于直觉,审美中的美丑判断以个体的直觉的情感感受为前提,强调的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现实中得到实现,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主体的微观审美活动能够对丑恶现象所处的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扩大社会美的事物存在的环境,压缩丑恶现象存在的空间;还要注意发挥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美好形象的作用,进行积极的影响,夯实社会审美的基础。

(四)通过社会审美示范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通过社会审美示范和教育,弘扬社会向善向美的正气,塑造美好的人格,实现社会治理的目的。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美育重视人格培养的作用,通过社会审美感知唤起道德感知,实现以美引善,以美促善,以美助善,以美储善。要以公平、公正、宽厚、平和之心来实现人生、社会审美,通过审美心理积淀,消除苦闷、烦恼的消极情绪,振奋民族精神;通过社会审美,一方面使社会上丑恶的行为转化为道德良知,另一方面保护和优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环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国社会审美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富足为包括审美在内的观念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以审美为代表的观念文化追求既代表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新的内在动力”,[5](P341)要注意充分发挥物质基础的作用,还要注意社会治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注意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注意总结和推广社会审美经验,注意社会审美精神的升华。

透过以上情形可以看出,社会审美既是对个人功利的超越也是对社会功利的认同。我国社会审美境界的形成,需要一个生活和审美文化积淀的过程。人们审美能力的培养,既要仰仗先天的素质,更要靠后天的良好教育与全社会的美好事物的积极影响。全面深入地推进社会审美,既是民族情感和精神新跃升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强化人们的社会审美情趣和感悟,强化人的本质力量建设和对人性的陶冶作用,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凝聚力量,积累成果。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余虹.审美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丁永祥.生态美育与人类“诗意生存”[A].陈望衡.美与当代生活方式[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关桂峰.低碳,也可以生活得更有品质[N].参考消息·北京参考:2013-6-26(4).

[5]薛富兴.生活美学[A].汝信、曾繁仁.中国美学年鉴2003[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 中国社会审美热点问题刍议

下一篇: 中国社会审美热点问题刍议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