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科技兴军是中国梦强军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更新日期:2019-07-01   来源:思想战线   浏览次数:52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居于首位,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具有领先作用。生产力具体到军事领域就体现为战斗力,而科技在生产力中的领先作用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居于首位,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具有领先作用。生产力具体到军事领域就体现为战斗力,而科技在生产力中的领先作用在军事领域就体现为核心战斗力。科技作为核心战斗力,推动武器装备发展和军队作战能力提高,也孕育引发军事变革的发生。这是从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是基于现实需要探索出的途径,也是展望未来规划出的蓝图。
(一)回望历史,“落后就要挨打”是惨痛教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9页。]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源头是“近代”,中国在近代落后了,因此频受外侮欺凌,从而沉淀成国人痛苦的“近代情结”。而酿成这种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滞后,从而导致武器装备和军事体系的落后陈旧。早期的仁人志士“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拉开洋务运动序幕,成立机器制造局、船政局,建成北洋水师等,走的是一条“引进仿制”的路子,但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这种“仿制”的路子终究是走不通的。正如习近平指出,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进口武器装备是靠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虽然看到了国防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囿于时代所限,革命果实遭到窃取。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由各国拼凑起来,表面上风光,但实质根本谈不上“科技”二字,因此也就不可能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真正领导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是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复兴,科技兴军的战略举措才开始提上议程。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初步建立,抗美援朝打出了我军的士气军心,粉碎了敌军的图谋妄想,同时也使我军武器装备水平跃上新台阶。而“两弹一星”、“核潜艇”的研制成功则使我们彻底摆脱了被动局面。改革开放使神州大地重焕光彩,现代化建设引领科技创新发展,贯彻科技兴军战略,积极推进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国防和军队建设正式步入康庄大道。
(二)审视现实,新军事革命带来历史机遇
习近平主政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紧推进军事转型,美军在总结反思近几场局部战争经验基础上推动“二次转型”,俄罗斯围绕建设“职业化、常备化、精干化”军队深入推进“新面貌”军事改革,英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等国也不断采取新的重大军事举措。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对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种与机械化完全相异的新军事体系产生,军队建设朝着信息化方向迅猛前进,从而以较少经费和较短时间迅速提高现有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这场世界新军事革命给我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诚可谓“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与此同时,世界军事强国不断推进军事理论创新,进行编制体制调整,建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创新型军队。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主要武器装备融入的信息技术占有主导地位,战争的主要形态是以信息的运动变换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为主导。战争形态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而改变,信息技术发展导致信息化战争出现,而打赢信息化战争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撑。在新军事革命时期,物质、能量、信息已经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人类战争模式也正从机械化向信息化方向转化。新军事革命以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为物质技术基础,目标是建设以信息化为发展方向的信息化军队,完成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最终目的是在世界军事革命中夺取优势,打赢信息化战争。
面对这种紧迫形势,我军必须适应新军事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和当前国家安全环境深刻变化,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推进传统安全领域和新型安全领域军事斗争装备,处理好备战与止战、维权与维稳、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等关系,坚决打败一切来犯之敌,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新使命。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照习近平“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大力加强科技兴军,抓住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难得机遇迎难而上,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努力奋斗。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科技兴军是中国梦强军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下一篇: 科技兴军是中国梦强军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