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20世纪初东北亚地区均势的失衡与美俄矛盾激化
 
更新日期:2019-07-01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21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国际关系理论家尼古拉斯斯巴克曼曾说过:惟有强权才能实现对外政策的目标[[4]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4]2

 
国际关系理论家尼古拉斯·斯巴克曼曾说过:“惟有强权才能实现对外政策的目标”[[4]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4]268。尽管从地缘政治、安全与经济领域来讲,“东北亚”概念指西北太平洋地区,其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为中、日、朝等国家。但在20世纪初,由于西方殖民扩张,地区内国家和美、英、法、德等域外国家共同构成了东北亚最主要的国际行为主体,东北亚格局取决于这些国家之间的力量组合与政策取向。
20世纪初,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殖民地和商业竞争等原因,世界各大国利益与矛盾交织,竞争日益白热化。德法在欧洲,英俄在亚洲、英法在非洲、英美在美洲都存在着激烈对抗。在东北亚,日本和俄国因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矛盾不断激化。甲午战争后相继发生了德法俄“三国干涉还辽”、中俄签订《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借条约》以及“俄馆播迁”事变[ 俄馆播迁事变是指1896年2月11日朝鲜王朝君主高宗李熙率领王族从日本控制的王宫逃到俄国驻朝公使馆的事件。朝鲜亲日政权垮台,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地位迅速下降。亲俄派势力膨胀,朝鲜亲俄政府随之建立,日、俄两国在朝鲜的竞争日益复杂化。]等事件,俄国打破日本的短暂优势地位,重新使得东北亚呈现日俄对峙的均势局面。1900年俄国以庚子事变为借口出兵占领东北,继而拒不撤军,试图将整个东北变成排他性的势力范围。俄国统治集团认为“中国在衰亡、崩溃,俄国应当利用这一时机,攫取尽可能大的一块”,这不仅激化了与日本的矛盾,也与美国在东北亚的国家利益相冲突。
美国在建国后便与东北亚地区建立了商业联系,随着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欧洲列强打破,美国资本急于进入这个人口庞大的新兴市场。1898年美国对华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不到2%,但增长幅度很大,1899年的对华出口额比1895年增长近两倍。[6]246随着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商业利益的不断扩大和美西战争后获得在亚洲的稳固落脚点,美国放弃之前追随英国的外交传统,开始制定独立的东北亚外交政策。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俄等国政府递交所谓“门户开放”的照会,其中有“对于在中国的所谓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入港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等内容。美国试图以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为前提,要求各国向美国开放在华的势力范围和租借地,在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避免其它列强所承担的行政开支和军事承诺。
门户开放的前提是中国的相对独立完整,能够为美国商业资本进入中国提供一个完整的平台。1900年爆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防止中国被列强彻底瓜分,美国提出了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要求各国“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保护由条约及国际法所保证于各友好国家的一切权利,保障全世界与中华帝国各部分进行同等的公平贸易的原则。”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目的便是维持中国行政完整,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凭借工业上的优势来谋求商业上的霸权。英、法、日三国相继承认了门户开放政策,但是俄国出于保持中东铁路取得的减税和自定运价的特权,在给美国的回复中故意回避了东北的铁路运费问题,相当于拒绝承认美国的“门户开放”的相关要求。
1902年4月,俄国政府在其它大国的压力下被迫与清政府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但在1903年4月却提出了所谓“七项撤军新条件”[ “七项撤军新条件”其中有“列强势力不得进入满洲”、“俄国参与北满行政管理”等变相独霸中国东北的条款]宣布拒绝撤军,并重新占领沈阳,成立远东总督区。5月,俄国沙皇尼古拉召开高级会议表示一旦满洲“门户开放”,“很快就要戕杀俄国工商业在满洲的萌芽”,“铁路和华俄道胜银行都将效劳于他国利益”。并在会上表示如果坚持“不让他国势力以任何形式渗入满洲”这个决定,那就必须“在最短期限内不惜任何必要开支以完成我们在远东的战备,使之完全适应我们的政治经济任务,向各国显示我们卫护我们在满洲独占势力的决心”。同时俄国修建的中东铁路也已近完工,即将建成的铁路网将使俄国在东北亚的军事力量、政治地位大大增强,整个东北和渤海湾口全部沦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届时俄国将有能力在短时期内调遣20万军队入侵朝鲜,这种前景不仅强化了日本军事冒险的决心,也使美国加速进行一系列针对俄国的外交政策。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20世纪初东北亚地区均势的失衡与美俄矛盾激化

下一篇: 20世纪初东北亚地区均势的失衡与美俄矛盾激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