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任?《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相信而敢于托付”,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信任:一方面,信任是一种心理期待,表现为对他人“适当”行为的预期,即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对符合自己利益的客体的相信并有所托付的心理趋向。 另一方面,信任是一个社会关系问题,是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例如, 张成福认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就是建立在公众对政府的合理期待以及政府回应基础上的一种互动、合作关系。
那么,网络与信任又有什么关系?什么是网络?在农村社会网络结构下信任如何发生?依照学者林聚任的定义,网络指各种关联,社会网络即一种可反映行动者之间社会关系的结构状态,“按照社会网络分析的思想,行动者的任何行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行动者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纽带是信息和资源传递的渠道,网络关系结构也决定着他们的行动机会和结果。”应用到新农保推广过程中,不难理解,农村居民参保也应当是一种发生在网络中的行为,受网络的影响,这种信任也缘于其所在的网络结构的推动。
网络影响个体行动,而这个社会网络当中,最有话语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特征值得探讨和分析。经过访谈发现,在农村,受教育程度、外出次数、血缘亲近程度、年龄都是使其获得“信任资本”的砝码。
此外,由于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相对封闭,情境信息的模糊不清,从众心理也普遍存在。网络中的多数人倾向于一种选择,而如果自己不遵从这个选择,就会感觉被排斥在网络之外,为了与网络中多数人一致,在群体的压力之下,只好改变自己的判断,或者盲目追随众人的判断,但如果有强有力的原因来支撑自己的判断,则保持己见的可能性就较大。
调查还发现,在农村社会网络中,人与人交往得越频繁,网络互动越强烈,处于网络中的个体就越倾向于达成一个较为一致的意见,拥有共同的选择。在第一次访谈期间,正是政策的推广期,村人见面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新农保”,他们先是听一些外出的人介绍他处新农保的情况,而后再转告其他人,在此过程中信息必然会发生扭曲或失真,进而会影响居民对新农保的接纳认识程度。这种状况下,政策及时、准确的宣传就显得尤为必要。
[案例1] 我们参加了新农保,我们周围几家都加了,觉得挺不错的,我们也没的啥文化,人家都出去打过工,出去闯过,见过世面,他们说,这个政策是个好政策,对咱们农民有利,国家白白给你补贴钱,就是让你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想想也就是这个理,你说是不是?
[案例2] 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事儿,村长也没给我们说,前两天在村头听人家说,都说怪好的,以后老了也有保障了,就是村长都没跟我们说,不知道下头都有人入了,跟我们说说,我们也入。你看这村长,还是我们一家子的,都不跟我们说,就不把我们这个亲戚放在眼里,你说像话不像话,真是气人。
[案例3] 我们当时就是想着先动员一部分加(新农保),那些家里有六十多岁老人的,国家给现钱补贴,好处很明显,他们这些先加,之后再跟现在只交钱的说,动员他们加。先入的多,就能起到一个带头作用,照这样,咱们村大部分都能入保险。
调查中,案例1中说自己“没多少文化”,“人家都出去闯过,见过世面”,强调“他们说”的是“这个理儿”,可以看出,他自身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见识少,倾向于信任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外出次数较多,相对经历较为丰富的人。而案例2而抱怨“村长没和他们说”,说他“没把亲戚放在眼里”,潜在以为村长和他们是“一家子”的,理应把新农保这个政策告知自己,说明在农村,血缘关系的远近也影响着信任程度的大小。
案例3是该村村长的想法,他希望在全村分部分、分批次来推广新农保,先动员政策受益较明显的,而后在“带头”示范的条件下,发动剩余居民参保,此举正是运用了农村社会网络中的从众、跟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