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民间小戏的喜剧文化精神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戏剧文学   浏览次数:41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民间小戏的喜剧文化精神民间小戏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流样式,近些年来,从暗流涌动到勃兴活跃及方兴未艾。且不说东北二人转

 

民间小戏的喜剧文化精神

民间小戏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流样式,近些年来,从“暗流涌动”到勃兴活跃及方兴未艾。且不说东北二人转的登堂入室在城市牢牢扎下脚根,长年盛演不衰,票房一路飘红,也不说山西二人转、云贵花灯戏,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安徽黄梅戏、重庆秀山花灯戏等民间小戏的星罗棋佈、红红火火。就笔者所在的四川省南充地区而言,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北灯戏亦是重振棋鼓,重放异彩。去年南充市的一组川北小灯戏《郑板桥卖缸》、《灵牌迷》、《幺妹嫁给谁》等在央视戏曲频道接连播出,阆中古城的川北小灯戏长年为游客上演,既丰富了解群众文化生活又为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带去了效益。同时,笔者欣喜的发现,时下由央视举办的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赛的原声态演唱中,很有几个节目就是选自民间小戏,比如内蒙古二人台《害娃儿》、四川宜宾地区的民间小戏演唱等,那些原汁原味、土色土香、幽默谐趣的演唱,令亿万观众会心微笑,击掌称好。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民间小戏的独特魅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民间小戏生在民间,源在民间,长在民间。随着历史的进程和人民生活的发展,它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成熟。经过世代民间艺人的创造和表演,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的娱乐、审美和自我陶醉的艺术载体。而民间小戏所具备的喜剧意味、喜剧品格和喜剧文化精神很是值得我们去探寻。

中华民族是一个能笑会笑敢笑,善于创造笑的民族。喜剧性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欢歌曼舞,盛行于秦汉时代的逗乐俳优,更多的则是体现在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民间小戏身上。民间小戏以反映百姓民间日常劳动生活为主要内容,它和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多方面地反映着民间的风土人情、生活样相和艺术趣味。它短小纯朴,曲调优美,载歌载舞,形象鲜明、生动活泼,具有原生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尤其是它谐趣幽默,泼辣夸张、生气勃勃的喜剧风格则是一般大戏难能媲美的。

民间小戏在人物设置上基本以“两小”或“三小”为主要角色,即小丑、小旦或小生,老丑或老旦等。出场人物最多四、五人。角色本声就赋予了鲜明的喜剧性格。三两人搭配在一起,便自然成趣,妙趣横生。传统川北灯戏中通常有一个“喜乐神”的喜剧角色贯串其中,他滑稽快乐、“送喜又送乐”,给观众送去欢乐和笑声。

民间小戏中有的戏以“劝”字为主调,如《劝夫》、《劝子》、《劝赌》,有的以“借”字为名目,如《借粮》、《借靴》,有的以“卖”字为引线,如《卖布》、《卖绒绒》。人物之间的关系大都形成喜剧纠葛从而构成富有生活情趣的情节。差不多的传统小戏都是以喜剧的面貌喜剧的形式成为优秀剧目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如黄梅小戏《夫妻看灯》、《推车赶会》花灯戏《双接妹》、《闹渡》,二人转《小两口回门》、《洪月娥作梦》,小吕剧《闹房》、小五音戏《王小赶脚》、《亲家母对嘴》小川剧《秋江》、《滚灯》等等。这些小戏中,有矛盾有争吵,有善意的讽刺和嘲弄,更多的是充溢着同情和赞美,会心与快乐,和谐与喜庆。

特别是很多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的民间小戏,以逗趣、调情,表达内心倾慕和相思为特点,在劳动生活的广阔背景下,抒发了青春热力和爱情的率真,传达了对自由婚姻的热烈追求和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塑造了许多大胆纯朴,令人喜爱的喜剧人物和喜剧形象。

并且,民间小戏的语言,以朴素简炼,夸张幽默,会意传神,富有形象感和喜剧性为人津津乐道。生动具体的叙事,感情浓都的抒情,诙谐别致的喜笑、泼辣尖锐的笑骂都令人过耳难忘。而且唱词通俗易懂,曲调优美上口,节奏明快畅达,大量方言乡音的使用更是叫人倍感亲切和愉悦。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文化更多浸润的是悠远而浓烈的喜剧意识和喜剧精神。民间小戏中那种浓烈的喜剧意味和喜剧品格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喜剧文化的一种优秀传统。这种传统与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相契合、构成了延绵数代的审美心理,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建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end##

同时,这种传统根植于民间,润泽着大众,使群众性的主体戏剧意识得到尽情的挥洒和表现。喜剧在民间,民间多喜剧。民间小戏里,那些朴素善良的单身汉,天真活泼的村姑,机智风趣的货朗,憨厚勤劳的樵夫,诙谐调侃的艄公,性格开朗的脚夫,一个个活泼生动,智慧机趣、幽默爽朗、自信乐观、热烈大胆,有血有肉,敢笑敢骂,群众充当喜剧人物,喜剧人物又是群众自己。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劳动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欢乐情绪。人们怀着由衷的快意笑他们,又和他们一起笑。喜剧美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在广阔的民间大地上流淌播撒。

从这个角度,我们还可发现,很早以前产生、历经数代、至今还活跃在当代民间的“秧歌”、“腰鼓”、“高跷”、“莲湖”、“旱船”、“竹马灯”等这些万人参与万人同乐的游艺性化妆表演,无不和人民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欣赏趣味、兴致爱好、审美心理息息相关,表现出欢快、热烈、红火的气势,给人以振奋、欢悦、昂扬之情。这既可以说是一种宏大壮阔的泛喜剧景观,又可以看作是民族喜剧意识的群体激荡。

而我们的民间小戏正是从中吸取了水份和养料,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喜剧文化精神。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舞台,可以发现很多优秀传统民间小戏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广泛演出,受到群众普遍的欢迎。而一批又一批反映当代新时代新生活的新创、新编的民间小戏,尤其是农村小戏在当地群众文化部门和文化馆组织和辅导下,不断涌现,频频上演。文化部主办的多届全国“群星奖”评选活动则重点推出和展示了大量新创作的优秀小戏。笔者所在的南充市文化馆,这些年也陆续组织作者和业余演出队伍创演了不少小戏。其中以喜剧见长的川北灯戏《拜师》和《县官访农》分别获得了全国“群星奖”一等奖和四川省“群星奖”一等奖。

群众需要小戏,欢迎小戏。群众需要喜剧、欢迎戏剧。赵本山的喜剧小品之所以受到亿万观众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北二人转的滋养和浸润。

可以这样说近年来,在群众中流传和欢迎的小戏,许多是喜剧,是在继承优秀民间小戏的喜剧传统上创新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小戏在新潮和媚俗风中保持着自己蓬勃的生命力,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感总是按照自身的面貌不断勃兴的,民族文化的戏剧精神在新的时间、空间内总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当然,这些还不够,无论是小戏还是大戏,还需要形成蔚为大观的喜剧态势,需要那种把令人喜悦的东西传给人民心灵的高亢激越之和声!

当今中国,处在新的改革开放年代,处在构建和谐社会奔向小康的历史时期,人们希望在安定融洽、富有生气的社会环境中去开拓未来。那么,时代更有理由呼唤民族文化喜剧精神的重振和弘扬。人民需要喜剧,需要笑。需要从笑声中去获得舒展愉快、健康积极的心理和情绪;需要从笑声中吸取征服困难、跨越难关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艺术的使命就在于替一个民族的精神找到合适的艺术表现”(黑格尔语)。喜剧艺术应该是人民笑声的体现。李渔说“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我忧”,要“抑圣为狂,寓哭于笑”。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喜剧追求的优秀传统,我们社会主义文艺更应该强调昂扬和喜悦。对于新时代的新形象、新事物、新思想,我们要怀着庄严而崇高的笑意去发掘、去讴歌。当然,讴歌并不意味着廉价的美化和粉饰。喜剧也不仅仅是那种日神照耀下通体光明的“喜乐神”。喜剧英雄也是在与旧思想旧事物进行智慧斗争中成长的。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也要怀着庄严而崇高的善意去审视、把握和表现。而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展览。是的,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之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

为此,让我们多多上演优秀的传统民间小戏,多多创编优秀的现代小戏。让我们多一些喜剧意识、喜剧精神。让新的生活多一些幽默,多一些欣喜,多一些智慧,多一些自信,多一些乐观,多一些振奋。

 

上一篇: 民间小戏的喜剧文化精神

下一篇: 民间小戏的喜剧文化精神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