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博士学位“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培养定位
 
更新日期:2019-07-03   来源: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21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知识经济社会,面临学科知识的迅速发展和知识新陈代谢速度的加快,特别是技术转型换代升级的现实社会需求,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

 
在知识经济社会,面临学科知识的迅速发展和知识新陈代谢速度的加快,特别是技术转型换代升级的现实社会需求,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因此,高层次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成为职教师资培养的亟迫任务。博士学位“双师型”职教教师既不同于本科层次的专业教师,也不同于硕士研究生层次的专业教师,鉴于其人才标准的高规格及在职教教师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其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体现在专业带头人、工程教育高层次人才以及跨学科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其培养层次定位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双师型”是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要求
“双师型”教师是针对我国职教师资结构比较单一、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的现状而提出的。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有具体要求, 即要求优秀院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 合格院校要达到50%以上。“双师型”是一个人成为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专业带头人是高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实践结果
从业务素质层面讲,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是从事专业教学研究、专业建设和学生实习实训工作。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是纯理论的研究者,而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专业带头人是既能够从事教学,又能了解市场经济、了解生产科技的综合型人才,既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还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因此,一位既能够从事相关专业建设和学科教学研究,又能够进行实践教学的优秀老师才能够成为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是“双师型”教师中的优秀者, 他们富于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意识, 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在教学及科研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在专业梯队中起核心作用, 能不断自我完善和实现知识更新,组织、团结和带动专业梯队为专业发展共同奋斗。
一般的,“双师型”是对职业院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针对教师整体而言的;而专业带头人只能是教师中的少数人。专业带头人是在专业实践中,“双师型”教师素质高度发展的结果。“双师型”和“专业带头人”是从高职院校教师应具有的能力角度定义的,但没有从学历层次提出要求。
从能力层面讲,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是指能够积极主动适应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能够引领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负责人。因此,一方面要求他们对高职专业发展要求、发展形势与方向、专业评价指标和人才的发展与定位十分清晰,另一方面,又要求他们在本专业建设发展中,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要有能够得到同行公认开创性的专业建设成就等,因此,从学历层面对高职院校学科带头人进行提升,是职教师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然现实要求。
(三)博士学位“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是职教师资培养的国家策略
博士学位“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项目是针对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对师资的特殊需求,是为了培养融“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为一体的特殊复合人才,即具有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较高的实践技能,为高职院校输送骨干师资与专业带头人而设立的。该项目的人才培养定位与我国现有博士生培养不同,其知识、能力结构有别于目前教育学博士、教育博士、工学博士的培养方向,更加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一种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博士学位“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种新型的高端人才,在我国还属于待开发的一个领域。项目围绕博士层次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活动展开,依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专业带头人”成长规律,进一步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师资人才支撑。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博士学位“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培养定位

下一篇: 博士学位“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培养定位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