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相对于一般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学生结构较为复杂,学生基础能力、核心素质参差不齐,少数民族学生数量比例较高,且大多数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没有经过专业实验技能的训练,导致化学课程基础薄弱。作为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在注重基础化学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化学人才。我们培养的人不仅是提高自身素质,还要符合地方经济建设要求的化学专业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还需探究出一条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区域因素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一般分布在较偏远地带,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落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是我国布依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黔南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基础教育设施、教学质量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化学学科,需要较大经济的支持,这就使得现阶段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很不乐观。薄弱的基础教育和区域环境的制约,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少数民族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对化学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以多种形式开展化学教育,让学生多思考,多参与以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进行基础化学课堂改革的同时,更应该全程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民族地区思政教育的质量。
2 教学方法单一
化学科目是人类用以改变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非常密切,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化学课堂不仅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认知能力,更重要培养学生动手和创造力。而对于民族地区高校的化学教学中,主要手段是在课堂上对课本知识的内容进行机械性讲述,很难达到对学生全方面培养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区域因素经济落后所致。这种机械性的化学讲述,极大地约束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到的东西过于陈旧,学生思想更为僵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地区化学教育的发展。只有将化学课堂与社会发展实际形势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化学课堂,改变多种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提升学生深入理解基础化学知识,提高创造性。
3 师资队伍不稳定
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区域限制,导致高校无法引进较多综合素质较高的高层次人才,这是影响教职工队伍发展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又由于地区政策未有效完善,使得教职工人数无法满足日常教育教学所需数量,大部分教师实行双肩挑岗位,导致一部分老师被繁杂的行政工作所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业务能力。又因为处于我国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教师队伍工薪待遇等处于较低水平,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受到限制。在现有教师队伍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存在理论功底弱、科研能力较差等问题,加之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和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阻碍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内容,无法将其应用并达到创造性提高。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是改变民族地区高校化学课堂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