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国外莫言研究;持续译介、逐获肯定
 
更新日期:2019-07-09   来源:时代文学   浏览次数:21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国外莫言研究在其接连获奖之后有所进展,1988年根据中篇小说《红高粱》改编的电影《红高粱》获得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让莫言被更多国外读者认识。对

 
国外莫言研究在其接连获奖之后有所进展,1988年根据中篇小说《红高粱》改编的电影《红高粱》获得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让莫言被更多国外读者认识。对于外国读者而言,理解中国文学的主要障碍是语言及文化差异,所以杰出的译者便十分重要,作品通过译者“走出去”,才孕育了莫言获奖的土壤,国外莫言研究才有前提。
在欧洲,法国是译介莫言作品最多的国家,这得益于将莫言作品译至法国的著名汉学家尚德兰(Chantal Chen-Andro)、诺埃尔·杜莱特(Noël Dutrait)和西维尔·让蒂(Sylvie Gentil)。2003-2004年间举办的“中法文化年”及中法两国友好交流更引起了法国读者对莫言的兴趣。法国各大报刊都对莫言做了采访或评论,但主要是对莫言生平简介、作品及其故事情节等的介绍,对其作品的文学价值的挖掘并不多。
莫言作品英译本的传播离不开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他翻译了英译本的《红高粱》、《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等,正是由于他莫言才被更多英语读者所关注。2009年《生死疲劳》获“美国纽曼中国文学奖”,邢璐认为“莫言作品在国际上受到很大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译者的大力宣扬。”但即使这样,由于文化环境差异及译本与原著的出入等问题,莫言研究多集中在作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及政治立场等方面。还有学者提出译者与作者的关系问题,认为译著是对原著的“改头换面”。对此,葛浩文将译者与作者的关系描述成“相互奖励但又不安,有时又非常脆弱”的关系,莫言也多次表示由于文化差异,作者不应对译者干涉太多,作品到了译者手中就全由译者决定。此外,莫言与福克纳创作艺术的对比也是美国学者关注的热点。
亚洲地区,日本对莫言的关注自《透明的红萝卜》(1985年)发表开始,后历经井口晃、藤井省三、长堀祐等翻译家对莫言作品的持续译介,莫言翻译及出版在吉田富夫(よしだ ·とみお )的推动下迎来了鼎盛时期。[16]他是译介莫言长篇最多的日译者,翻译莫言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丰乳肥臀》(1999年)。2006年,《生死疲劳》获“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大奖”;日本的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完全有能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岩波现代文库评论“莫言的确是位了不起的作家。”莫言成为继鲁迅之后在日本影响力较大的一位中国当代作家。
20世纪90年代中越两国关系解冻,越南对中国文学的关注重又萌芽。莫言不是第一个作品被译至越南的作家,却不止一次在越南掀起“莫言热”。2001年,《丰乳肥臀》越译版出版,轰动文坛;2003年,《檀香刑》译作荣获越南的“文学翻译奖”引起文学界的重视;2008年,《战友重逢》深受越南文坛的批判。在莫言所有越译版的翻译作者中,陈廷宪翻译了莫言的大部分作品,为莫言作品在越南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莫言作品的法、英、日、越译本比较全面,欧洲其他非英语系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翻译状况都不甚活跃,莫言在这些地区的文学影响力有待提升。但尽管进程缓慢,莫言及其作品还是通过各国译者的不懈努力越来越获得认可。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国外莫言研究;持续译介、逐获肯定

下一篇: 国外莫言研究;持续译介、逐获肯定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