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莫言2009年发表长篇小说《蛙》至2017年已逾八年之久,这期间莫言没有长篇问世,只偶或发表短篇小说,这使一些学者发出了异样的声音。姬志海认为“后诺奖”时期,莫言的创作到了瓶颈期。经历了莫言获奖的欢欣之后,学界开始更加冷静的反思中国文学“走出去”遇到的困难,以及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领军人物要如何带领中国文学“走出去”。
在“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学术研讨会上,张志忠认为现今我国文学的经典化还没有建立,研究者应在全球化语境中讨论这一问题;贺立华指出要多元化的看待经典,莫言的经典话还在路上。吴义勤等认为“莫言与中国文学现代传统的关联研究主要在四大区域展开”,并指出“历史化”和“当代性”分别是莫言与“现代传统”之历史关联性研究的方法论和理论前提。
2017年,获诺奖之后莫言新作亮相——《收获》60周年纪念刊:《故乡人事》系列小说3篇;9月号《人民文学》:戏曲剧本《锦衣》和组诗《七星曜我》;第11期《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天下太平》。2018年1月,《等待摩西》发表在《十月》第1期;《<高粱酒>改编后记》刊登在《人民文学》第5期。
周文慧认为莫言新作小说《故乡人事》中的诗化叙事、历史叙事方式的选择以及亲水情结的形成等方面都深受孙犁的影响,并在作品中体现了一定的继承性。同时,莫言在诗化方式和抒情载体的突破、亲水情结中对水的情感寄托的多层次性等方面,均呈现出对孙犁作品的学习与创新。许永宁认为莫言的《锦衣》“突显出新的文学创作体式和文学结构,是新世纪以来文学“新变”的重要体现。莫言凭借短篇小说《天下太平》获得“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对其研究多集中在作品中的“双线叙事”。张悦认为“《等待摩西》的文本结构或叙事方式,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写过的知识分子‘回乡’的故事,从鲁迅到莫言这将近一个世纪的归乡谱系中,折射出莫言对于自己与故乡关系的重审与反思。”袁文卓指出“《高粱酒》的改编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探索与创新,但戏曲文本也存在着韵律口语化以及对仗方面的的问题”,但总体来说“莫言的戏曲改编较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