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211例农村病残儿童调查与分析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药物分析杂志   浏览次数:54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11例农村病残儿童调查与分析635700四川省通江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1、资料来源:主要采集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片区2005年2007年

 

211例农村病残儿童调查与分析

635700四川省通江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1、资料来源:

主要采集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片区2005年—2007年间病残儿童医学鉴定资料,年龄段3-9岁。

2、方法:

由巴中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组成病残儿童医学鉴定委员会。由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的相关专业专家组成鉴定小组,对申请病残鉴定的儿童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B超、X线、心电图、脑电图、CT等辅助检查;实验室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二对半检查,并对211名患病儿童的家长进行基本情况调查。

3、结果:

乙型肝炎(大三阳)35人,占16.54%,HBV携带者22人,占10.43%。

出生缺陷儿42人(包括:先天畸形、先心病、先天智力发育障碍、生殖器发育不良、脑瘫、弱视、听力障碍、聋哑、隐睾、肿瘤等)占19.91%。

呼吸系统感染34例(慢支炎、肺炎)占16.13%,营养不良23人,占10.9%,肺结核18人,占8.53%,慢性肾小球肾炎18人,占8.53%,外伤后遗证16人,占7.53%,癫痫13例,占6.16%,脑炎4人,占1.89%。

患2种以上疾病的14人,占6.63%。

211名患儿在家中分娩109人,占51.66%,难产47人,占22.27%,近亲结婚0人,母亲产前检查者134人,占63.51%,婚前检查者3人,占1.42%,孕前检查2人,占0.95%。

孕前、孕期查肝功及二对半者4人,占1.89%,服用斯利安5人,占2.37%。

211名患儿注射过计免内疫苗者161人,占76.30%(家长对疫苗名称叙述不准),注射乙肝、风疹等计免外疫苗者36人,占17.06%。

4、讨论:

4.1、传染病是危害农村儿童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根据资料显示,211名患儿中,乙肝及HBV携带者、肺结核患儿高达75人,占35.55%,出生缺陷42人,排第二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炎症、营养不良、肾炎、外伤后遗证、癫痫、脑炎。##end##

4.1.1、乙肝的感染途径在儿童主要是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乳汁传播、父婴传播。其次是儿童粘膜或破损皮肤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唾液等。有报道乙肝大三阳母亲胎儿脐血HBV-DNA阳性检出率为31.9%,引产胎儿宫内感染率达54.5%,孕产妇乳汁HBV-DNA阳性检出率为37.5%,孕妇中HBsAg阳性检出率为12%。其中大三阳检出率占4.2%,小三阳检出率占6.2%,双阳检出率占1.6%。肺结核是经空气、呼吸道感染和患有肺结核的病人,亲属密切接触大大增加感染机会,这两种疾病就我国的医疗水平是完全可以通过婚前检查避免夫妻交叉感染、孕前检查(包括夫妻2人)来避免带病怀孕。通过孕期检查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阻断,孕前注射乙肝疫苗、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其有效保护率可达70—95%。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可采用HBIG与HBVac联合免疫阻断。如不接种,90%的婴儿将发展成HBV慢性感染,24小时内注射卡介苗可有效地预防结核。

4.1.2、出生缺陷儿童42人占19.91%,出生缺陷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物理化学因素、药物因素、营养因素等诸多原因造成的胎儿机体结构或功能异常,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还无法避免出生缺陷,但可以通过婚前检查、优生咨询、孕前检查、孕前预防保健、孕期预防保健和筛查来降低其出生率,例如孕前三个月及孕期前三个月服用斯利安可有效地预防神经管畸形(无脑儿、脑膨出、脊柱裂)有效率可达50—70%,对先心病、唇腭裂、肢体短缩等畸形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筛查出有较大缺陷的胎儿,如:神经管畸形、先心病、遗传病等可终止妊娠避免其出生。

4.1.3、呼吸系统炎症及肾炎也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来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慢支炎、慢性肾炎的患病率。营养不良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喂养方式和不良习惯造成婴幼儿对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患某些慢性疾病造成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吸收不良或消耗过多。我县地处大巴山,崎岖的山路成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拌脚石,家长如果不加强对婴幼儿的监护和保护,外伤带来的恶果就在所难免。家庭分娩、难产、也是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一大隐患,增加儿童癫痫发病率。211名患儿就有109人在家中分娩,47人难产。

4.2、我国是预防保健机能较薄弱、传染病、出生缺陷高发的国家之一。我县更是传染病、出生缺陷及各种感染、外伤、癫痫的高发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4.2.1、政策措施不力,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有效地解决广大农村妇女的婚前检查、婚前预防保健、孕前检查、孕前预防保健、孕期筛查、孕期预防保健,及儿童预防保健的需求,预防保健工作依赖于职能部门(如保健院、疾控中心、计生服务站),资料显示我县农村人口中婚前、孕前保健工作力度严重不足。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仅有5人,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基本上只是口号,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主要依赖于计生部门),没有专业的业务技术队伍,没有专项资金配套,致使此项工程落不到实处。

4.2.2、预防保健部门、计划生育部门力量薄弱,主要精力放在医疗上,保健服务没有落到实处,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仅占2.36%,孕期保健,产前检查比较传统,满足于打打B超,摸摸胎位,听听胎心音。资料显示产前检查134人中,仅有1.89%分别于孕前或孕期检查过二对半,2.37%的患儿母亲服用过斯利安,因此母婴传播、父婴传播的阻断,出生缺陷的干预是我县面临的巨大难题。

4.2.3、医疗设备滞后,农村人口的产前检查主要依赖于乡、村两级,目前仅能依靠B超对无脑儿、脑积水等较大的胎儿畸形进行筛查,对其余的先天性遗传性或非遗传性疾病缺乏检查诊断能力。

4.2.4、预防接种覆盖不全,211名患儿中还有23.7%的患儿漏种漏服,预防保健宣教不到位,患儿家长对孩子注射的疫苗名称叙述不准,对预防接种的重视不够。

4.2.5、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下,对婚前检查、婚前预防保健、孕前检查、孕前预防保健、孕期筛查、孕期预防保健缺乏认识,概念模糊,观念淡薄,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4.2.6、经济水平低下,交通不便,大部分农村人口无力承担计划外疫苗的经济负担。资料显示,仅有17.06%的患儿注射乙肝、风疹等免疫制剂。交通不便使他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受到很大局限,造成了50%的产妇在家中分娩的现状,给患病儿童的早诊断、早治疗造成了极大困难。就我县农村人口医疗现状,大部分农村人口为了方便和省钱,依赖于乡村医生,很多人小病拖成大病,急性治成慢性,构成乡村儿童成长的巨大障碍。况且儿童的身体健康不但需要预防和治疗疾病,还需科学合理的喂养。预防和治疗儿童营养不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不但需要科学知识作保障,还依靠经济基础作后盾。

4.2.7、乡村一级医疗机构医疗水平低下,检查手段落后,全县村卫生站基本没有B超、化验、心电图、X光等设施,仅靠一只体温表、一具听诊器打天下。全县524个村卫生站1061名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仅72人,执业医师仅有8 名,且乡村医生依靠看病吃饭,这一社会问题变相地造成了拉病人、抢病人、留病人,能治的治,不能治的勉强治,以至于延误诊断,耽误治疗。

4.3、预防保健工作需从婚前、孕前抓起,延续到儿童成长的全过程,是一段艰难而又漫长的行程。出生缺陷干预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新难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政策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加强预防保健部门和计划生育部门的高效协作,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专业技术队伍,加强宣教力度,使下一代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5、参考文献:

(1)、付泽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及预防措施的研究现状》,载于《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6年12月21卷

(2)、孙艳霞:《浅析乙肝两对半在孕前检查中的重要性》,载于《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6年12月21卷

 

上一篇: 211例农村病残儿童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 211例农村病残儿童调查与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