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完善的协同培养基地制度
首先, 信阳师范学院作为引领,建立一个相对独立、职责明确,由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市教育局、协议基地小学三方人员组成的实体的领导机构,负责机制有效运转,并制定出具有较大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具体到三方责任人。其次,信阳师范学院在培养基地的选择、使用、建设、管理等应制定相应的规范,将其细化形成具体的规章制度。
(二)推行相关政策,增强主动性
信阳师范学院应加快协同培养基地建设进程,严格遵守协议内容,深入协议基地小学,为其提供师资、教研、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帮助,面向基地小学开放网络、图书馆及其他教育资源,并优先为对方提供合作研发、成果转化等各方面资源共享的机会;另外,信阳师范学院应以为基础教育提供高素质师资为使命,完善小学全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机制,加强师范生基础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培养。信阳市教育局发挥督导作用,定期去培养基地检查,以检查学校进展报告,实地调研等方式监督信阳师范学院及协议基地小学工作,并将信阳师范学院教师培养指导师范生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及职称评审依据。此外,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教育局还应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教师的切身利益,并协同信阳师范学院、协议基地小学开展教学活动、开展教研和培训、共享教学资源。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
“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是指以高师院校为培养主体,以政府、地方学校为培养载体的 “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为了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信阳师范学院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可以与信阳市教育局、协议基地小学协同制定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实践基地、教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同时,通过三方科研协同创新,共同组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协同开展教研及应用性横向课题研究,带动一线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小学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结合,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小学全科教师发展的不同需求。信阳市教育局需对全科型教师的培养制定发展规划,发挥主导作用。教育局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小学各项教学进行督导和检查,调动小学参与全科型教师培养的积极性,特别需要提高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进修等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给予真正接收的学校单位政策上或经济上的照顾。信阳市地方小学应积极参与全科型教师的培养当中,指派专业教师指导全科型师范生见习和实习等工作,并鼓励老师参加信阳师范学院的培训活动。
(四)提供全面保障
将信阳师范学院所属地区的小学建设为其对口培养基地,且必须以建设“培养基地”作为开展培养师范生活动的主要选择,同时应保证基地建设的稳固性和有效性。政府加大影响力度,设立建立一个由地方政府、高师院校和地方学校协同建设培养基地的长效机制;将政府年度政绩考核、高师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地方学校教师评优评先与培养基地建设情况挂钩,制定一套完善的条例规范并严格遵守;为协同培养基地建设设立专项基金,加大财政支持,可扩大经费来源,创造更优异的协同培养基地建设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