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的教养环境是复杂的,所以其教养方式的形成也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家庭结构因素、父母因素和幼儿自身因素。
1 家庭结构
当今国内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为4-2-1模式。大多数家庭中,父母都是是双职工,祖辈参与家庭教养也越来越普遍,而祖辈由于自身经历以及知识观念等因素,自然会对父母亲的实际教养过程带来极大的影响。通常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多采用溺爱型的方式,并且较多的是对孩子的生活起居和饮食等方面的照顾和关爱,通常不愿让孩子面对困难和痛苦,往往比较喜欢包办代替。
2 父母因素
(1)受教育程度。有研究发现幼儿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采用何种教养方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比例较高,教育孩子时更多采用说理方式,惩罚、忽视、溺爱等出现的可能性较低,给予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偏向采用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较多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沟通和交流。(2)具备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具备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使用哪种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将来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而一切有关儿童教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这必然会对家庭教养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幼儿特点
家庭教养方式的形成还会受到幼儿自身因素的影响,这里通常是指幼儿的气质类型。有研究指出: “困难型”幼儿的饮食和睡眠时间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对新的事物和新的情景需要较长的适应期,他们的日常表现也会与父母的实际期望相差较远,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会采用行为上的干预和限制,以希望能够达到教养的目的。 “缓慢型”幼儿在饮食和睡眠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规律倾向,对新事物和新情景会产生消极反应,只不过反应比较温和。这类幼儿与周围环境还是比较容易发生冲突的,但会显得更加温和,适当给予机会也能愿意去尝试,所以实际生活中容易引起父母的疼爱和保护,这类幼儿的父母更多会使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而“容易型”幼儿的日常表现会与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相符合,在双方的相互作用中,基本能够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父母比较容易贯彻他们的教育理念,实施他们的教养要求,所以这类幼儿的父母大多数会选择民主型的教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