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更新日期:2019-07-12   来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浏览次数:27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呵护幼儿健康成长,关爱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发幼儿的智力,健全幼儿的人格。教养方式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呵护幼儿健康成长,关爱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发幼儿的智力,健全幼儿的人格。教养方式对幼儿产生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1)自我意识。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我意识。它主要表现为:以父母的抚养教育为主导,其他家庭成员相互协作和配合,建立融洽的家庭氛围;以合理的期待,民主的态度,激发和引导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共同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自信心。陈希研究发现,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存在严重的消极影响,包括过度保护会使让幼儿不能充分表现自我;不合理的赞扬方式,将会使幼儿自我效能感的获得受到阻碍等。(3)性格。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是在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巨灿(2012)的研究结果显示,溺爱型教养方式往往会导致幼儿的性格呈现出依赖性强、自私自利、害怕挫折、难以自控、情绪不稳、一直薄弱、好吃懒做等特点;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其性格容易出现畏缩、说谎、不信任、内向、孤僻、难以沟通等特征;忽视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幼儿则会呈现出自私蛮横、任性、没礼貌、攻击性强、缺乏责任感等性格特点。杨静慧的研究发现,生活在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易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身心发展比较健全,并且自我接纳程度较高,求知欲、好奇心较强,具有极高的创造性。
2 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大量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家庭中的不良教养方式与孩子的神经症、情绪障碍等问题的产生呈现出较高正相关。父母的控制程度会对幼儿的焦虑水平产生重要影响,且父母自身的焦虑水平也会影响其控制程度的发展。
3 对幼儿社会性的影响
(1)助人行为。父母亲属于权威型或专制型的幼儿,其在利他行为上的得分将高于父母属于溺爱型的幼儿,但与父母属于专制型的幼儿相比,前者在利他行为任务总得分中的差异并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权威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2)攻击行为。生活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幼儿,其身心发展都比较健全,他们一般不太会主动去攻击别人,也不易成为被人攻击的目标。父母属于专制型的幼儿,如果其要求总是遇到拒绝或阻碍,他们会作出攻击性的反应。溺爱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自我控制力较差,往往会形成比较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所以在很多场合中会表现出一定的攻击行为。父母属于忽视型的幼儿往往缺乏正常的移情能力,在冲突情境中,常常会对别人产生敌意归因,因而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成年后会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